透视观前老字号

姑苏晚报 20040930 一卷94页

■朱建伟、周立平

老字号曾有过的辉煌

    家住盘溪新村的孙大妈,每天早晨七点左右总会准时来到黄天源吃一碗面。对于对老字号有着深厚情感的孙大妈来说,老字号就是某种维系在自己身上的情结,让她三十年来始终和黄天源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其实和孙大妈有着相同情感的又岂止—人,徜徉观前街的很多人,往往是冲着老字号的那块金字招牌而来的,这是映现老店经营岁月的一面镜子。观前众多老字号能够立足、传代,能够历经风雨而不衰,它们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观前商业兴盛不衰的一部发展史。

    观前老字号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更替,但老字号始终在观前街的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观前街,你可以忘记它的曲折历史,却无法忘却采芝斋、稻香村、松鹤楼、乾泰祥、陆稿荐这些为岁月增辉的老字号。老苏州一般都知道,134年前的金荫芝在青石板上的观前街,靠棕子糖创出了百年品牌老店采芝斋;海外游人会感念松鹤楼“松鼠桂鱼”的色香味全;而走亲戚的老人也会带上一盒黄天源的特色糕团。所有的一切都说明观前老字号在人们心目中的情感是那样深。

    应该说,这几年观前老字号的发展态势是非常的令人鼓舞,营业额是连年递增,有近一半的老字号开出了分店或连锁店。正因为有无数人喜爱老字号的信誉,也为老字号打开苏州周边市场,乃至国内、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朱鸿兴、绿杨、黄天源等都在特色经营上下功夫,把平民消费、连锁经营用在企业发展上,物美价廉的经营策略,平民消费的经营特色,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老字号更走进了百姓生活。

         寻找消失的老字号

    一些上了年记的老苏州还记得上世纪50、60年代观前街上那些响当当老字号。虽然记不清苏州老字号总数有多少,然而,他们发现有为数不少的老字号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中悄然落败。一些曾经在已经消失的老字号单位工作过的人至今还怀念着已经失去的老字号。

    已经有250年历史的王源兴布店就是其中之一。 —位老苏州人告诉记者,王源兴布店在宫巷附近,店面不算很大,但很有知名度,但就是这家老牌布店不知为什么解放初期就不见了踪影。有人说,如果这块老字号招牌延续至今,也能与上海恒源祥比个高低。尽管王源兴的名字已经消失,但一些老苏州人至今还知道它。

    苏州人对于“月中桂”的名字是不陌生的,它曾经是苏州化妆品的代名词,观前街上的月中桂大楼曾经每天迎来无数顾客。据了解,“月中桂”已经有140年历史,但随着企业的倒闭,现在已经找不到苏州月中桂商品,观前街上已经看不到月中桂的招牌了。

    众多老苏州人对苏州观前街上的老字号情有独钟。居住在彩香新村年已50开外的老沈是位苏州通,对苏州的古宅、园林了如指掌,对苏州观前街老字号更是喜爱。数年前,当观前街改造时,老沈就来到老观前拍下了观前街上所有老字号店面。几年后,观前街上百年老店观振兴面馆不见了,让老沈感慨万千。老沈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他曾多次随父母来到这家颇有影响的面馆吃面,特别是阳春面很有名气,那时尽管店堂装饰不豪华,但堂内10余只桌台常常客满。

    在观前街上,曾经在店门前挂满南腿、北腿的老字号店“生春阳”、做皮件生意的“戎益昌”,这些在观前街上曾经辉煌的老字号如今也不见了踪影。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些老字号的风云际会、情韵故事,都交织在人们对往事的典藏之中,成了永远的梦想和回忆。那些老字号为何离开市场、离开市民?无非有两大原因,一是在经济市场的大潮中被淘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老字号依靠简单的工艺而缺乏应有的创新。

        “老字号”面临的困惑

    老字号应该说是苏州宝贵的财产和资源,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危机和困惑。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份调查资料表明,目前老字号的困惑在于:一是老字号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苏州在历史上就曾经是繁华的商埠,是各行各业商号的集萃地,有着十分丰富的老字号资源。但苏州市区以及各个县级市还有很多的商业老字号招牌,散落在民间,尘封已久,亟待抢救性挖掘和整理。二是发展不平衡,经营规模普遍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快速成长的新型企业相比,商业老字号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市3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大部分业主在经营上处于微利状态,有3家企业业主萎缩靠部分店面转租维持,“观振兴”拆迁后至今未恢复营业。三是经营机制转变缓慢,人员结构老化。商业“老字号”企业不少是劳动密集型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业,主要采用手工工艺制作传统产品,所有人工费用支出较大,企业负担较重。32家“中华老字号”中,19家“老字号”仍然2维持单店经营的模式,产品的覆盖面小,发展缓慢。大部分商业“老字号”企业都脱胎于国有老企业,或多或少存在人员老化和人才匮乏的现象,尤其缺乏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营销人才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管理人才,使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走出传统的发展模式。  

    另外“老字号”技术装备落后和资金困难也阻碍了他们的发展。食品行业“老字号”虽然经过多次技术改造,但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改造效果不明显,目前生产设施仍然简陋,技术装备较为落后,仍以手工操作为主。科技含量较高的保险包装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阻碍了产品远销,难以形成规模生产。产品的包装缺乏个性化的品牌特征,礼品包装的系列少,层次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老字号企业改制后,一部分企业银行贷款金额大大增加,短期内加剧了资金困难的状况。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房租等经营费用的上涨,影响了开分店的进程。还有一点就是,由于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不强,被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据平江工商分局对观前地区27家“老字号”企业的调查显示,有20家企业未申请注册商标,只有9家企业的注册商标与招牌字号一致。大部分“老字号”企业都未进行相关产品的保护性注册,造成今后难以在生产和经营上开拓其他相关类别的产品。而有个别“老字号”的商标已被外省市抢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