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玉延亭 的名称溯源

苏州日报 20130906 C第03版

■记者

怡园是苏州园林中造成得较晚的一座,因而,它能吸取各家园林之长,造得极为精致。怡园原为明代状元、礼部尚书吴宽的故居旧址。故居大门朝南,在修竹巷,因吴宽居此而更名“尚书里”,新中国成立后才改称“怡园里”。现在的怡园大门朝东,在人民路。吴宽于成化八年(1472)中状元,其故居当筑于为官期间,曾名“复园”。屈指算来,已有500余年历史了。虽然时隔五个世纪,但吴宽故居旧址尚有遗迹留存,这就是进入大门即可见到的“玉延亭”。
  玉延亭名之由来,游人很少了解。亭内悬有玉延亭匾,并有小序云:“艮庵主人雅志林壑,宦退后于居室之偏,因明吴尚书‘复园’故址为‘怡园’。既更拓园,东地筑小亭,割地植竹,仍‘复园’旧榜曰‘玉延’。主人友竹不俗,竹庇主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不学涪翁咒笋已。壬午孟夏萧山汤纪尚谨署。”从序的内容上看,好像与竹有缘,竹绕亭而植,亭为竹而建,故名“玉延”。实则“玉延”之名与竹无关。竹的别名有“玉干”、“玉槊”、“青玉”等,此“玉延”另有所指。近读吴宽《家藏集》,有《服山药汤》诗一首,写得十分明了。诗云:
  吾家玉延亭,人比铁炉步。玉延久不栽,亭名只如故。客从怀庆来,老守转相附。土产细捣成,楮橐缄且固。严冬早朝时,沸汤满瓯注,举匙旋调饮,何物是寒具。空腹觉温然,卯酒真可吐。或复好饮茶,损耗疾终痼。惟此能补中,医家言不误,岂缘重服食,衰质合调护。轻身与延年,神仙非所慕。此药初得名,宋讳不敢呼。更名仍加号,本草为笺注。后来陈筒斋,乃有玉延赋。登亭须满饮,名实始相副,苏公服胡麻,说梦几时寤。诗的起句“吾家玉延亭”,说明吴宽家“复园”原有玉延亭。“玉延久不栽”,可见“玉延”是一种植物,已经好久不种了。“此药初得名,宋讳不敢呼”。是说“玉延”是一种药物,因避“讳”的关系,这个名称已经好久不叫了。
  那么,“玉延”是一种什么植物呢?从史籍的记载来看,此物秦楚时名唤“玉延”,俗名“薯蓣”。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薯蓣》云:“薯蓣生于山者名山药,秦楚之间名玉延。”后因避讳而多次更名,唐代因代宗名豫,豫与“蓣”同音,即更名为“薯药”。宋代因英宗名曙,曙与“薯”同音,又更名为“山药”,一直沿用至今。山药是一种药材,属蔬谱,茎蔓生,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薯蓣,别名“土薯”、“山薯”、“山药”、“玉延”。主治补中、益力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吴宽服用的“山药汤”,为中医的一种方剂,有健身滋补作用。
  吴宽长年在京城做官,曾做过弘治、正德两朝帝师,办事谨慎,恪尽职守,积劳成疾。年老后体衰多病,身体虚弱,他听从医生的劝告,长服“山药汤”,即使在早朝时也要喝上一瓯,以滋补身体,并有所成效。在《服山药汤》诗中,对山药的作用与效果,写得较为恳切。为此,他在家中园地上栽种山药,以备食用,在其地筑一亭,名唤“玉延亭”。因而,吴宽自号“玉延亭主”,也由此而来。
  怡园主人顾文彬(1810—1889),清道光年间进士,曾官浙江宁绍台道员等职。艮庵是他的字,也是书斋名。他擅长书法、懂诗词、音律,收藏书画甚丰。他在清光绪年间购下复园旧址,在筑怡园时,出于对前辈的尊重和敬仰,保留吴宽故居栽山药的故事,筑“玉延亭”以怀念,也可说是文人的风雅轶事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