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丙洞

姑苏晚报 20040906 一卷76页

■李洲芳

据史料记载,太湖西山的林屋洞历来是一洞三门——雨洞、丙洞、阳谷洞。现在只存雨洞和阳谷洞两个门,丙洞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被开山采石炸毁,在人们的视线中彻底地消失了。现在提起丙洞人人为它扼腕叹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存在的时候,并不在乎它的价值,一旦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贵。但是可惜有什么用呢?丙洞是无法再造了。我们只能在记忆中悼念它了。  

    丙洞,因体积在林屋洞三门中位居第三而得名。1960年孟秋、我到林屋探洞,丙洞淤塞严重,能进度只有两米左右。洞内景物,不得而知。洞外的摩崖石刻,倒是琳琅满目,蔚为壮观。当时因为手头没有登高工具,我只抄录了其中七方。现在想来真有些后悔。

    一、丙洞“丙洞”二字,一名两方。一为正书,一为篆体。正书居中,篆体在旁。字大如斗,体积相仿。均无落款和纪年。从字迹漫漶程度来看,年代非常久远。

    二、温陵许辅,口江葛清同瞻真洞。元祜孟秋十月七日。这方题名用柳体书写,字大如斛,秀逸美观。刻于公元1087年,可惜它在林屋山上只保留了883年。  

    三、汴水杨坦然敬谒林屋洞天,都城倪彦直羽衣友天益同拜。绍熙甲寅下元日。这方正书题名,字大夺目,笔画传神。因地制宜,布局得体,不失为上乘之作。它刻于公元1194年,在林屋山上存在了776年。

    四、蔡羽、袁表、苏珊、蔡衍、袁裹、丈彭、陆鹄、蔡范、蔡楚材、陆栩十人至此。

    蔡羽,明朝吴县西山人。字九逵。自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他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辞,诗如李贺,有《林屋南馆》两集。文彭,是文徵明的长子,字寿承,号三桥。官至国子监博土,工书画篆刻,著有《博士诗》。这十人之中只有两人有据可考。看来名字排在文彭之前的四位人士,也不是等闲之辈。此方摩崖石刻,对照字迹,可断定为蔡羽所书。

    五、伟观此方正书崖刻系王鏊手迹。王鏊是吴县东山人。字济之。明朝成化年间(1466-1487)先后乡试、会试第一。授编修之职。弘治年间(1489-1506)升为侍讲学士,充任讲官。正德初累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未几致仕回乡。卒諡文悋公。毕生著有《姑苏志》、《震仲长语》、《春秋词命》、《震泽集》、《史余》等书。

    六、林屋山歌山嵯峨兮石如砥,湖澒洞兮百川委。震泽定兮水朝宗,亿万年兮仰禹功。袁裹

    七、包山西去洞山阳,一径松枝浥露香。绝壁幽闲春树晓,远峰斜倚夏云长。坛前九石留仙女,几上三编识禹王。无事尽教终日坐,漫斟芳醒乐徜徉。沈尧中诗,万历戊子刻。

    沈尧中为何许人也?无从查考。这方摩崖石刻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诗、书、刻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字大如拳,竖式正书,排列整齐,有条不紊。该作品虽然算不得杰作,却电决非劣品。

    它在丙洞的左上角上只存在了418年,是七方摩崖石刻中寿命最短的一方作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