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的荷花曾经开得最盛

苏州日报 20040601 一卷47页

■杨帆、叶辉

“有一年,艺圃清理荷花池里的水,我们还看到了沉在池底的荷花缸,盆子大小,浅浅的。”一池曾经开得最盛的荷花留在了吴彰焕老人的心中。 

    再度寻访在艺圃周边的小巷中,跟人打听起了一个外号“喇叭”的老人。问至赛儿巷10号的一个小院,正在洗菜的阿姨热情地把我们引入了后面的二进小院,关着的木门透露出的照例是沧桑的风情。轻叩几下,无人应答。于是,回转身正想另觅他途。倒是引路的阿姨热情地留住了我们,聊起了旧事。正开了个头,已有爽朗的声音传来。抬头便看到了这个人称“喇叭”的老人。今年已经71岁的吴彰焕身板硬朗,说话更是宏亮,也因此在邻里之间落了个“喇叭”的外号。老人落座在记者对面,自自然然地接过了话茬。而在他的叙述中,一幅旧时生活的水墨画也清清淡淡地铺了开来。 

    在晨雾尚未散去的小巷中,走入画卷的首先是个年轻的母亲,一手牵上半大的孩子,一手挎了香烛,走进了艺圃的那扇木门。与守门的管事打过招呼,便熟门熟路地沿着荷花池旁的小径,穿过现为茶室的内堂,到了后面的厅,里面供着的关公像已是烟雾缭绕了。母亲虔诚地点上香烛,默默地为家人祈福。按照当地的习俗,儿子的生辰八字早已用红纸写上,贴在厅内,寄命之意,寄托父母对儿子的一份美好的祝愿。而此时,年幼的吴彰焕早已是耐不住寂寞,跑去池边看起了荷花。池子里的荷花开得满满的,一池子的粉色就那么摇曳着。 

    在吴彰焕的记忆中,那时苏州大大小小的园子里,荷花并不少见,而开得最盛的地方却属艺圃了。纤弱的荷花靠着沉在池底的一个个荷花缸分成了一片一片,而这种结群在水面之上是无法看清楚的,只看到一整片的荷花那么骄傲地绽放着。每年到了时节,附近人家就会来讨一点荷叶,回去包了做粉蒸肉,给孩子解馋。对比吴彰焕老人的记忆,如今的艺圃荷花池中已不复往日的热闹,水面显得有些孤单。而最近一次清理池水时,老人们又看到了沉在池底的荷花缸。“大约80年代的时候,池子里的荷花就不见了。”今时今日,其他园子的荷花展引来赏荷之人无数之时,艺圃倒显得有些委屈。 

    吴彰焕就出生在艺圃附近这个古老的街巷,祖父写得一手好字,做过账房,父亲也是银行职员。家族在这个巷子里有100多年历史的吴彰焕谈起艺圃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 

    从1996年开始,吴彰焕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几乎每天必到艺圃去遛一圈。冬天早上8点钟,夏天则提前到了7点半。在园子里,吴彰焕喜欢打打太极,或是与三五老友聊聊大事小事。他还记得自己1951年参军那会儿,离开苏州时,苏州城的旧模样。可是,现在周围很多建筑都变化了,而自家住的这条小巷倒是变化不大。聊着聊着,老人对于古城的感情溢于言表。他说,现在很多别具文化内涵的东西已经很少有人能讲出出典了。借着世遗这样一个契机,能将这些东西再收集起来,让这历史符号不至于被淡忘,这些多多少少让老人感到了欣慰。(十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