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苏州园林

姑苏日报 20150917 B第01、02版

■记者


  昨天下午,由姑苏晚报、苏州大学文学院、虎丘书院合作共建的姑苏讲堂,特邀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苏州园林》主编周峥主讲园林文化系列讲座第五讲《<红楼梦>与苏州园林》。本报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丛书中可看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内涵。
  对红楼梦的解读,各有各的理解,可以说前人之说备矣,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学者在做这块文章。一般来说,有几种类型:一是宝黛爱情及反封建的倾向。二是关于园林及场景的各种描述。三是其他,包括诗词歌赋,规制礼仪,人物性格,人名寓意,服装首饰、色彩骨董……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各有成就。
  这里主要谈《红楼梦》与苏州园林有关联的内容。
  先说几句《红楼梦》与苏州园林关系的背景资料:

  曹雪芹与拙政园

  据称,作者曹雪芹6岁前居住在拙政园内,因此拙政园的布景对他的影响,(我们的史书上也写着,康、雍年代由罪臣居住,故不明写。中国传统,罪臣之处不具体收录)。
  曹公舅家李煦是苏州织造(官衔),自己家是江宁织造。应该说,江南的园居生活对他都是影响十分大的(现代教育学也有3岁到6岁是人的习性形成期,一切记忆都较强)。
  苏州在晚明时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中心,从那时开始,中国产生了很多一朝一野的文化现象,例京剧(北方梅兰芳,上海周信芳),美术(北方徐悲鸿,上海刘海粟),建筑(北方梁思成,南京刘
  敦桢)……

  一、景观题名与苏州园林的关系

  景观(英文名:landscape)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如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园林是人类受自然的启发,根据自身的需求设计的一种文化景观。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即如此,因为其园林功能(贵妃省亲)而导致的设计园林、建造园林、以及后来的园林居住者都是饱读诗书者,即“文化人”,所以大观园的景观题名就有了浓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书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上部分基本都写园林的景观题名。几个例子:
  (众清客在闲聊题匾事)贾政听了,沉思一会,说道:“这匾对倒是一件难事。论礼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观其景,亦难悬拟。若直待贵妃游幸时再行请题,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众清客在旁笑答道:“老世翁所见极是。如今我们有个主意:各处匾对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来,暂且做出灯匾对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从上述再录中可见:1、匾额要请大家名家方家等题写。2、景观再美,也需匾对点题。
  为此,他们走进了大观园,大观园犹如一幅画卷,第一次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
  ……
  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这里。”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由此可见:1、素雅为上,不落俗套。2、此处园林入口处采用开门见山法。3、游园不走重复的路。
  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叠翠”“;锦嶂”“;赛香炉”“;小终南”;……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敷衍。宝玉也知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上述是入园之初的一段有关题名的讨论,从中可见:
  1、题名需有出典;
  2、作者借贾宝玉提出了“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的题名经典思维,如在没有十分贴切的名称前,还是“述旧”较为上乘。
  (最后此处用了“曲径通幽”,源自唐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
  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曾讲苏州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分为几大类,大观园“叠翠”的入门处理手法和拙政园的入口处一脉相承,称为“障景”。


  二、《红楼梦》中的景观与苏州园林

  园林,是一个一个小空间的组合。苏州园林如此;大观园虽为省亲别墅,但终究是一座古典园林,所以也如此。例:潇湘馆、稻香村、蘅芜院,怡红院……这是《红楼梦》作者最精心地在大观园园内设置的四个景区。四个景区主题清晰,内容无一雷同,还暗合了贵妃省亲后住入景区的主人的性格和她(他)们的命运走向。
  潇湘馆——
  ……
  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水,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又二客说:“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河南,《诗经》中多次提到。编者)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是:睢园(即汉文帝之子刘武所建梁园。编者)遗迹。”贾“政道:也俗。”贾珍在旁说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罢。”……“ “宝玉见问,便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做?”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稻香村——
  忽见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去,忽见篱门外路旁有一石,亦为留题之所。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许多生色,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云:方才世兄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 ‘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为妙。”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不必华丽,用竹竿挑在树梢头。”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不必养别样雀鸟,只养些“鹅、鸭、鸡之类,才相称。”贾政与众人都说好。……宝玉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了。
  ……
  贾宝玉认为,“天然”——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为的。宝玉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前数处有自然之理、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蘅芜苑——
  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贾政不禁道:“有趣!只是大不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那得有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众草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艹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登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那《离骚》、《文选》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霍蒳姜荨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什么石帆、水松、扶留等样的,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莲,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至于怡红院,描写的就更多了。怡红院,仅从名称上看,就充满着人间喜乐的吉祥味道,院主贾宝玉也是一个充满着人间享乐的“公子哥儿”,有“混世魔王”的外号,但就是这样一个贵族宠儿,最后也奋起反抗,出家遁世,回归了仙境。
  在十七回中,对怡红院的描写达千字,是其他景观的两倍,足见作者对这处院落的喜爱。后来,很多故事的发生展开延续,其背景都是怡红院。
  园林景观,植物十分重要。这些小空间往往以植物出之。如潇湘馆以竹为题,苏州的沧浪亭亦多竹。蓝翎曾游后说,曹君不到沧浪亭,写不出潇湘馆;如蘅芜院遍植香草,现在好多人认为拙政园的“香洲”一带也有蘅芜院的况味;怡红院不仅因“怡红快绿”(暗指海棠、芭蕉)而名,还饲养仙鹤;稻香村遍植蔬菜稻谷,原苏州园林留园北部即栽种果蔬;这为现在的苏州园林研究也提供了佐证。

  三、《红楼梦》中的其他与苏州园林

  《红楼梦》是描写封建贵族家庭生活的书,故书中仅建筑,就有不少描写。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有大量的古代建筑描写。“西边穿堂儿”、“大房墙”、“过门风”、“房后小过道子”之类俗语称呼也很多。现选几例。
  (一)碧纱橱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贾母说让刚到的林黛玉就住在碧纱橱内。这个名称很精美,又有丝质感又有色彩感,但习惯上人的住所怎能用“橱”来称呼?
  20多年前,我在为大型画册《中国厅堂》撰文时,也曾对碧纱橱作过一番探讨。经翻阅大量资料,再向老专家请教,明白地了解了苏州园林中还留有“碧纱橱”。
  1、网师园第二进撷秀楼的碧纱橱。这里原是花厅,即女眷们接待聚会的场所,因此它的形制较前面的“万卷堂”要小,但清代客居苏州的俞樾先生也题写了一方匾“撷秀楼”。而匾下方即为“碧纱橱”了。
  2、留园石林小院揖峰轩
  揖峰轩面阔两间半,外观轻巧朴素,轩外环境幽雅,轩内陈设古雅,轩东部用落地罩隔出半间,这半间应该就是“碧纱橱”了。
  “碧纱橱”即,挂落和纱槅组合一起的精致的装修即为“碧纱橱”。它不仅装修精美,而且空间相对封闭狭小,人(当时黛玉刚进京城,年龄尚小)在其中,既符合她贵族小姐的身份,在自身又有安全感。所以是一种相当妥帖的安排。
  (二)厅堂厅堂建筑形式的区别:
  “园林建筑的类型,根据功能与形式,虽有各种名称,但具体建筑物的名称也长混用,不甚严格。
  “1、厅、堂、轩、馆 园林中的厅堂过去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名称有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荷花厅、花篮厅等等,但也有一种兼有几种用途而不能明确区分的。厅堂按构造分,用扁作者(长方形木料做梁架)叫厅,用圆料者称堂。”(选自《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
  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书中,例举了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荷花厅以及各类厅堂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实例,并指出:常于周围建若干附属建筑,是空间组合比“较复杂。留园的五峰仙馆即是典型例子。”
  留园三厅:
  涵碧山房,是留园中部的主体建筑(荷花厅,功能位置名称),面阔三间,宽十三米,进深七米;
  五峰仙馆,是东部的主体建筑,屋宇高深宏敞,面阔五间,有280平方米,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称(表示了园主心意愿望,据有专家考证,它是在明带后乐堂的基础上修建的);
  林泉耆硕之馆(鸳鸯厅,建筑形式名称),宽二十二米,进深十三点七米。
  拙政园“远香堂“(建筑形式名称)
  关于厅堂,《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借林黛玉的眼,记录了荣国府二房“荣禧堂”:
  ……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各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内室。进入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从中可看出,荣禧堂”是一栋建筑,也是贾家二房的堂“号,也是一方匾,是皇上于“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的。
  例:网师园西部殿春簃张大千借住时曾名“大风堂”,此名是张大千的堂号。
  而厅,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频率就高了。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说道李纨、探春、宝钗理家时,多次提到了“厅”的概念——
  皆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上去会齐办事,……这三间厅原系预备省亲之时众执事太监起坐之处,故省亲以后也用不着了,每日只有婆子们上夜。……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辅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现在很多有关园林的书,一提到厅、堂,往往认为二者是一回事。但多看看书,或者对照着看,二者无论是位置、体量、功能等都是不一样的。或许有人会说,那为何要“厅、堂”并列啊?在解释这个现象时,一定要牢牢掌握:并列现象,只是发生在园林的环境中,因为园林是一个不同于住宅居所的环境,它是模仿自然的,它是畅达飘逸的,它是模糊了很多封建伦理观念的环境,是一种艺术环境。

  四、要接近传统文化,不可不看《红楼梦》

  《红楼梦》是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值得多遍咀嚼。要接近传统文化,应该看看《红楼梦》;要“做”传统文化,更要读活《红楼梦》。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红楼梦》精心创造了一个环境,在八月半的晚上,湘、黛二人偷偷地来到了水边——
  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凹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黛玉道:‘“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日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宝玉拟了未妥,我们拟写出来,送给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所以都用了。如今咱们就往凹晶馆去。”
  这一段写诗的缘由也显示了凸碧堂、凹晶馆题名的由来。这段描写个人认为是《红楼梦》后半部写得最出色的,最后,史湘云联诗道: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接着道:冷月葬诗魂。
  在流传千古的电视剧《红楼梦》(87版)中,这一段戏是在拙政园的“香洲”拍摄的,史、林二人依偎在“香洲”的“吴王靠”上,联袂在园中最美的景观处一起写就了《红楼梦》中最美的诗句。
  总体来说,景观题名既是《红楼梦》中的精华,显示出作者自己对园林景观的把握,也告诉读者园林景观题名中要注意的问题,但个人认为,既然是传统景观的题名,一定要多读点古书,多懂点历史典故。
  说几个有关的轶事:
  1、很多人想知道古代人是如何给景观题名的,我总是说,去看看《红楼梦》第十七回;其中的“开门见山”法与拙政园入口处是一模一样。拙政园的入口处后边有个小水池,上面架着一座小桥,如到“远香堂”,要“跋山涉水”才能到达。这是一种“跋山涉水”入园的写意的方法。
  2、拙政园新开放的居住区“李宅”整修后开放,在筹备开放时,负责人来问我,想题写一些匾额楹联。但写什么好?有关部门也推荐了一些书家,但主办方认为“压不住”。现在开放的住宅无匾额楹联无名称。
  3、园林博物馆(也是原住宅区)有一落三进厅堂,无名称,原来一直空关。一次我们进去看房,当时正是五月,木香花正盛开。我们一进院子,满枝头的木香花迎面扑来,给人“热情迎客”的感觉,我脱口而出:好个木香馆!(之后有人就称呼那建筑群为“木香馆”)
  《红楼梦》,研究甚多,各说其言。读一部书,受益终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