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中三件宝

苏州日报 20040722 一卷15页

■徐宏慧

占地九亩八分的退思园,小巧玲珑,步移景异。园中除了“春夏秋冬” “琴棋书画”意象构筑外,园中还有三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建筑之宝:天桥、老人峰、揽胜阁。

    天桥。即上下二层,上被称为桥,下被称为廊,仿秦阿房宫之“复道”建筑。现代天桥的意思一般指横在马路上方的通道方便来往客穿马路时经过。这座天桥是连接菰雨生凉轩和辛台的通道,从轩内出来,从一边绕石拾级而上,经过天桥到辛台;辛台是园主供小辈在此读书学习的地方,因为需要化出辛苦的脑大劳动,所以名为“辛台”。辛台的一头有内置梯,一头就是从园中过天桥而上,不能不说给辛台增添了一些舒展的趣味;炎热酷暑时,天桥上也是纳凉避暑的理想之地;天桥北面是主园主景荷花池水,南面是绿荫荫的花木园;天桥前后贯通,八面来风,好像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天桥呈三曲式,整体向上倾斜;天桥不长,却是江南园林一绝景。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它独领风骚,列为苏州园林的首选景点;1986年《人民画报》第1期“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专栏中,它作为唯一一幅苏州园林佳作代表刊出;1991年《人民画报》第11期,又以“水乡泽国话同里”为题,在介绍同里水乡风貌和园林景观时,再现了“天桥”的风姿。

    老人峰。在天桥北侧,矗立一巨石,远看形如一拄拐老人,所以得名“老人峰”。此石是产于安徽灵璧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家乡的“灵璧石”,又名“美人石”。此石块形状奇妙,不用雕饰,天然而成,有像人、像羊、像狗、像牛、像虎、像象等,栩栩如生。 “老人峰”的顶端帽子近看像只昂头的灵龟,形象生动。灵龟和老人都代表健康延年益寿的含意, “老人峰”百年不衰,由此吸引无数游客在此观赏抚摸,祈福安康。此灵璧石体积硕大,取自于当年园主任兰生在安徽省凤颖六泗任兵备道的地方,任兰生熟读经书,后来投笔从戎,因镇压捻军起义不力,被内阁学士周德润在慈禧面前弹劾参奏,激怒了慈禧,被革职回乡。任兰生为“进思尽忠,退而补过”在家乡同里建造了退思园。任兰生将部分徽派建筑风格融入了退思园内,典型的有封闭式的走马楼内宅。主人从安徽回家时还不忘捎来这块灵璧石,此石运来很不容易,虽然是水上运输,但怎样装船和卸船,都让现代人不可想象。再则此石与底座太湖石的接合,当年没有水泥,石与石相镶处完全采用土办法,用糯米和其它物质相混合;二石衔接得如此稳固,百年来纹丝不动,也是值得现代人思考。

    揽胜阁。位于主园西北墙的交角处,一般说此隅在园林建筑中是一个90度的封火墙角,显得十分死板,也是造园史中的一大难题。但在此园中设计者较好地处理了此死角,设计者是著名画家袁龙,袁龙因地制宜,利用此角紧连着“坐春望月楼”的特点,构造了一座面向东南面的五角型阁楼。东面各开了几排观景窗,站在此阁中,主园风光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妙不可言,可见天光云影,碧波游鱼,荷花睡莲,峻拔假山,显“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干寻之峻”神韵。这座不规则的五角型阁楼,本身没有成为园中呆板的死角,相反成了生动活泼漂亮的一大景观。将中庭和主园连接起来了。

    退思园内的三件宝,就像园林的设计者画家袁龙“画龙的点睛”之笔,也像儒将任兰生“作诗时诗眼”,为整个园林景点增添了艺术感染的魅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