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昔日 水乡“特色小镇”

姑苏晚报 20160918 A第11版

■记者


  笔者在研究吴淞江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水乡小镇。吴淞江流域市镇都因水而生,交通水网吸引了四乡五邻五湖四海的商户,交易频繁了,商业兴旺了,集市就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形成市镇。当年那些辉煌的水乡小镇都处于便利的、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节点。但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陆地交通取代水上交通,那些水乡小镇失去了交通优势,通商贸易日渐减少,最终使得那些水乡小镇衰弱成以农为主的自然村,甚至彻底消失。
  五龙桥镇鱼市闻名

  笔者第一次见到“五龙桥镇”这个名称时,感觉无从下手,但转念一想:既然那个镇是以桥来命名的,那么先找到五龙桥应该是不错的。
  通过查找大量明清时期的方志史料,终于发现了踪迹。那座“献塘”上的“五龙桥”就在盘门往南五里的地方。笔者顺着大致方位来到现在的吴中区长桥一带,向年纪大的当地人打听,他们大多一脸茫然:“什么献塘?从没听说过。”笔者又问有没有听说过“五龙桥”?有人就笑道:“五龙桥就在西塘河上啊!什么献塘?是西塘。你问西塘不就明白了吗?”
  原来“献塘”就是西塘,笔者很快就找到了五龙桥,就在现在的吴中区太湖西路、澹台湖公园内,是四孔石桥,原来东面有一孔已经被陆地埋掉了。整座桥由花岗岩条石铺成(应该是后来重建的),正中最大的桥孔的南面两侧各有一联,东边的是“锁钥镇三吴下饮长虹规半用”,西边的是“支条钟五水远通飞骑扼全湖”,很有气势,也说明此处在古代确实是水上交通枢纽。桥东堍北侧的草丛中竖着一块石碑,碑上有“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五龙桥”、“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布”、“吴县市人民政府立”等字样。很明显,这座桥就是方志史料上说的“五龙桥”。它的北边是一座新造的五龙桥,就跨在西塘河上。南边就是澹台湖了,澹台湖南通吴淞江,西联京杭大运河,东过宝带桥,沿着运河往北可通苏州城的环城河,再往东、往南又通吴淞江。而西塘河南与澹台湖相通,北入盘门与苏州城内的河道相通。可见,五龙桥所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枢纽,难怪会在这儿形成一个神秘市镇。
  在《长桥镇志》中,笔者有幸找到了一些零星记载:五龙桥镇“位于长桥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清朝末叶始建镇,属吴县。镇区有五龙桥,为五孔石拱桥,建于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镇以桥名。民国时期为五龙桥镇镇公所驻地;解放初为枫桥区龙桥乡政府驻地;现为长桥镇所属集镇龙桥村委会驻地。龙桥镇已与苏州市区相连,为吴县城区的一部分。”
  古代的五龙桥镇由于处于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枢纽,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船在此聚集、贸易,所以其市面繁荣,商业兴旺。据《长桥镇志》上的记载:“从澹台湖,沿着西塘河往北,整条老街排满了各类商店。解放前,镇上有地货行、鲜鱼行、米店、香烛店、建材商店及理发店等店铺。”而其中的鲜鱼行尤其多,那是因为五龙桥镇周围都是水,水产品丰富,水产品交易兴旺。每天一早,从京杭大运河、吴淞江、澹台湖、甚至是太湖那边赶来的渔民,都会划着各式各样的渔船来到五龙桥镇赶早市,于是就在五龙桥镇形成了著名的鱼市,鱼市上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县镇、甚至是外地的客商在此交易。而喜欢吃时鲜的苏州城里人也会经常成群结队地来此购买水产鲜货。于是,五龙桥古镇因发达的水运而生,又因著名的水产产业而兴。

  五潨泾编虾笼鳝笼

  “潨”,查《康熙字典》,读cong,平声。《说文解字》对该字的解释是:小水入大水曰潨”。“
  笔者最早看到它是在明代正德年间王鏊和吴宽等人编纂的《姑苏志》上,那时还是一个叫“五潨泾”的村子,在陆慕附近,当时陆慕在十八都,而它在十七都。
  在夏日一个星期天下午,笔者带着相机去陆慕。沿元华路往东走,走到底,就是阳澄湖西边了。快要走到底的时候,路过一座桥,突然看到桥正中一块栏板上有“潨泾桥”三字,“潨”字是简化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现在的五潨泾是一个村,但看上去很大。进得“五潨泾”,发现它很安静。整个村子有几条河流汇集,河水清澈,树木葱茏,芦苇青青,野花盛开。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正在整理瓜棚架。他很热心地向我介绍起来:“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五潨泾呢?因为有五条河流汇集于此。那五条河流分别是北面的蠡塘河,东北面的内塘河,东面的白堍泾,南面的蠡塘河、柴米港。而在五条河流汇合的地方有一小块陆地,我们当地人把那块陆地称为‘夜明珠’。我们中国人常常把江河比喻为龙,五条河流就像是五条神龙,于是此地就有了‘五龙戏珠’的比喻。所以‘五潨泾’又被称为‘五龙泾’。”
  笔者问那位长者:五潨泾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那长者沉吟了一下道:“应该是形成于清朝晚期。以前镇上有横街、竖街,是连在一起的,很大,市面兴旺。后来北边开运河,横街就没有了。现在南边还有竖街的一段街面,你可以去看看。”
  他又提醒笔者去前面拍几座始建于清朝的古桥,它们分别是:柴米港上的“含秀桥”(市文保单位),内塘河上的“福昌桥”和蠡塘河上的“安宁桥”。
  走过安宁桥,就到了蠡塘河西河沿的那段老街。街面上方搭了彩棚,两边有很多店铺,肉铺、日杂、理发、外贸服装,还有一个看不太清楚的“潨泾供销社”,那个“潨”字是简化字。房子大多老旧,有些房子甚至已经搬空。市面冷清,几个当地人正在闲聊。一只小黄狗躺在刺眼的阳光下打盹……
  蠡塘河,传说是春秋末期越国攻吴时,越国大夫范蠡开挖的,当时是用来运送军粮的。河面比较宽,从北向南贯穿五潨泾,很长,南与阳澄湖相通。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途径的古代,此地无疑是周围乡村贸易的最佳汇集地,所以集市在此地产生也就在意料之中。据《陆慕镇志》记载:解放前,五潨泾镇上共有18家半茶馆,还有面馆、酒馆、南货店、药店、理发店、酒酱号、烟纸店、糖果店、鲜肉店、百货店、馄饨店和馒头店等。真是市面繁荣,商业兴旺。
  至于产业,原来五潨泾镇的主要副业是编笼竹。据《陆慕镇志》记载:五潨泾镇编笼竹的历史很悠久了,几乎家家都编制笼竹,原料产于浙江晓市、湖平等地,经过加工制作,编制虾笼和鳝笼。虾笼一般为24厘米,直径比较大,约8厘米。鳝笼一般为27厘米,直径比较小,约7厘米。这种虾笼和鳝笼除了自己使用外,也外销。虾笼销往宜兴、金坛、溧阳一带,最远的甚至销到山东省。鳝笼销往浙江嘉兴、嘉善、常熟和吴县的光福、通安、浒关、望亭一带。但是这种传统产业在新的时代,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渐渐没了市场。
  五潨泾如果从明朝算起,也算是历史悠久了,也曾经形成为市镇,兴旺一时。但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的变革,五潨泾古镇还是衰落了,从一个兴旺繁荣的镇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村。

  王渌泾的蓑衣编织

  初见“王渌泾”,真是一头雾水。笔者向吴中区一位朋友请教,他道:“王渌泾我没听说过,但王老泾我是知道的。是不是就是王老泾?只是在某个历史时期改了名称?”
  明末张国维所著的《吴中水利全书》中提到过“王老泾”,属于郭巷,在现在郭巷镇的东边,历史算长了。后来,又改为“王渌泾”、“黄潦泾”等。现在“黄潦泾”已经被整体拆迁了,只留下一个“黄潦泾社区”。
  查方志,才明白原来黄潦泾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原先有两座三节木桥加以连通,这两座桥分别叫南大桥和北大桥,或称南桥、北桥。村里水网密布,境内共有9溇,13浜。境外四周被各个湖泊包围:北有独墅湖、苏申内港线(吴淞江的一条支流),西通尹山湖、京杭大运河,东临镬底潭(又名车坊漾)、吴淞江和澄湖,南通赭墩湖,水上交通发达,是四方货物辐辏、贸易集散的重要节点,所以其一度成为集市,甚至形成市镇。
  黄潦泾境内以低洼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和水八仙,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灯草种植,并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产业——蓑衣编织。黄潦泾的蓑衣编织自古有名。以前,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划灯草,灯草芯可以用来作油灯芯(在没有电灯的年代),爱美的妇女还会用灯草芯来扎绒花,洁白的,很漂亮。而去芯后的灯草一剖为二,用来编织蓑衣。黄潦泾的蓑衣品相好,不渗水,质量一流,口碑好,蓑衣远近有名,畅销四方。
  听说黄潦泾以前有三座清朝的庙:福成庵、观音堂、土地庙。方志上有关福成庵的记载是这样的:“在南黄潦泾港西,清咸丰年前建。庵屋三间两横屋,壁砌刻碑一块。庵内原有尼姑住持。六十年代后期拆毁。”而观音堂在方志上称“三官堂”,在油车具港北中段,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建。原屋三间二厢房,天井中有民国元年所植银杏一棵。堂内供奉三官老爷(尧、舜、禹)、观音菩萨。六十年代毁。土地庙又称海宫明王庙,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建,在西赭墩村前。原屋三开间前后落(东西带厢房)。神主姓缪,封号海宫明王,为周边17个半村供奉。1966年被毁。这三座始建于清朝后期的寺庙以前香火一直很盛,形成了三个兴旺的寺庙集市,这为“黄潦泾村”在清朝晚期升格为“王渌泾镇”立下了汗马功劳。
  寻访中,村民还跟笔者提起神秘的白沙潭,说以前黄潦泾几条河流的汇合处形成的一个湖泊的湖底有一种细腻、洁白的沙子,那种沙子不黏,在其它江河中从来没有见过,所以该湖叫白沙潭。
  通过对这三个水乡小镇兴衰样本的分析,笔者发现一个市镇的形成、兴旺主要取决于发达的交通和繁荣的商业,而且都有其独特的龙头产业。而一个市镇的衰败、甚至消亡也主要是因为交通方式改变而使其交通优势丧失,商业日渐衰败,龙头产业过时,失去生命力。
  在现如今大家热衷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一下苏州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水乡小镇,说不定对我们“特色小镇”的建设有所补益。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