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厘峰

苏州日报 20160918 A第08版

■孙中旺


  东山的主峰是莫厘峰,与西山的主峰缥缈峰隔湖相望,并峙于太湖中,传说是以隋代莫厘将军而得名。关于这位莫厘将军,地方文献中也语焉不详,但能用其命名这样一座山峰,可见也确实并非等闲之辈。不过当地百姓称之为大尖顶,虽然缺少了些文化底蕴,但却更加形象生动。
  前往莫厘峰的过程堪称享受,沿着山脊蜿蜒而上,一直都行走在湖山之间,青山绿水,风光无限,如在画中游。虽然现在有上山的通衢大道,但在荒草之间,依稀还能分辨出碎石铺就的古道。据文献记载,明清以来,这条古道上曾经走过吴门画派巨匠沈周、文徵明,内阁首辅王鏊、申时行,文坛盟主钱谦益、吴伟业等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并且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文,当然,他们也是为攀登莫厘峰而来。虽然不再有机会和他们相遇,但这些诗文穿越了时空,永远和莫厘峰同在。
  站在莫厘峰顶,极目四望,太湖水波浩荡,点点帆影,淡淡远山,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让人不由得心生“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峰侧被苔封的石头上,隐隐有漫漶的摩崖石刻,仔细辨认,方才看出是民国间名士金天羽等人所题的“云涛极望”“湖心积翠”“旷观”诸字,虽寥寥数语,但至今仍能准确地表达出在莫厘峰顶的观感,曲尽其妙。
  莫厘峰顶有一座名为慈云庵的寺庙,供奉着观音大士。庵前的墙壁间嵌有古碑一块,为清末光绪年间所立,至今已逾百年之久。碑文记载,因当时东山席氏无知子弟招摇恫吓僧人,意图渔利,故苏州知府何刚德特立此碑示禁,声明若有再犯,必提案严究,如果地保勾结勒索,也会一并究惩不贷,语气很严厉。此碑立后当时慈云庵僧人们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些,因为这些地痞无赖虽然不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但牢狱之苦应该还是有所畏惧的吧。
  立此碑的何刚德进士出身,在任八年,直到清朝灭亡,可以说是苏州的末代知府了。据记载他在任时颇勤于吏事,关心民生,看来所记不虚,因为他连偏僻的东山莫厘峰顶僧人们受欺负的事情都管了。
  莫厘峰顶的这座慈云庵还有历史悠久的伴观音民俗,延续至今,影响很大。除夕之夜曾随进香的人群登过莫厘峰,平时寂静的山路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慈云庵里经声佛号,梵音缭绕,香火通明。庄严的菩萨像前挤满了虔诚的朝拜者,无论是穿着质朴的山民,还是衣冠楚楚的游客,在这一刻,都是芸芸众生中平等的一员,大家都把对新年的美好希冀在心中默祈,不单单是求菩萨保佑,也是为自己加油。佛教中的惩恶扬善,奖勤罚懒,都是正能量满满,有正信的灵魂就不会感到孤单,有目标的奋斗也才不会跑偏,这也许就是莫厘峰除夕伴观音习俗能够长久存在的内在原因。
  走出香客云集的慈云庵,在夜幕下静静地凭栏远眺,山下的一条条道路灯火辉煌,远远地倒影在太湖的粼粼波光中,摇曳多姿,四周的烟花此起彼伏,璀璨夺目,明净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这个除夕夜的莫厘峰,温暖而祥和。

  □孙中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