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七都有个木偶昆曲班——三个80后扛起了非遗传承

城市商报 20160307 A第11版

■崔阳阳


  “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口唱妙喜、怒、哀、乐百样声。”缠绵悱恻的昆曲声中,手中的木偶角色也是惟妙惟肖,这样的一幕恐怕太多人的记忆只停留在影视剧中,却难亲眼所见。在苏州吴江区,就有这样一个木偶昆曲剧团,施晓明、孙菁、施锦芳三个80后青年担起了有近二百年历史的提线木偶昆曲的传承大任,让这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七都小镇上扎下了深根。近日,江苏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吴江七都的木偶昆曲入选。 

  □商报记者 崔阳阳 文/摄

  政府选拔中脱颖而出
  拜师姚氏后人

  既会唱演昆曲,又熟稔提线木偶。在阳光灿烂的一个上午,记者在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见到了这三个身揣绝活的80后年轻人。施晓明,眉目憨厚的30岁小伙;施锦芳,恬静内敛的一个姑娘;还有孙菁,漂亮大方的短发样子。三个人刚刚在办公室里拉完了腿脚、练完了嗓子,喝上一口水,和记者娓娓道来。
  性格外向的孙菁,向记者讲述得最多。她目前所在的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源于七都镇吴越村姚家创建的“公记保和堂”戏班,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刚初中毕业的那年,也就是2004年,七都镇政府向七都中学、庙港中学等学校选拔培养既有天赋又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传承七都镇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木偶昆曲。经过几轮笔试、面试,孙菁、施晓明、施锦芳等人从几十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之后苏州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向“公记保和堂”戏班中唯一在世的老艺人姚五宝正式拜师。
  当时的姚五宝老人已经85岁高龄,几名学生一边听记老人讲述当年剧团的演出事迹,一边向老人学习木偶表演的技巧方法。不过,对与戏曲艺术仅有热情的他们来说,拜师学艺远远不够。作为当年的政府实事工程之一,七都镇政府出资委托苏州昆曲学校负责木偶昆曲的专业培养教学。“我们这几个之前都不会唱昆曲,进学校学习就是为了练好身段、唱好昆曲,练身段、练唱念这些是前两年的基本训练。”孙菁说。

  多年的艰苦训练人偶同台技艺娴熟

  三人一学习就是五年。
  对于这三名非遗传承人来说,仅仅唱好昆曲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掏木偶让其惟妙惟肖,如何在提掏木偶时又能配合唱好昆曲,每一项都是困难无比。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练举臂,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间慢慢往上加。”孙菁说,“一个木偶近十斤,一场戏要完整地表演下来,臂力那是基本功。”记者在纪念馆里看到,昆曲木偶大约60公分高,按生、旦、净、丑等角色,用木头雕刻制作配上服饰而成。每个木偶上都有十几二十根线,木偶的手指、手腕、手肘、肩膀以及膝盖、脚面、背部等均有线系着,所有的线另一头都连接在木偶上方的操纵板上。
  玩好了木偶,还需要将昆曲配合好,而对于孙菁等这三名年轻人来说,边唱昆曲边演木偶,是刚开始最难协调的事。“刚开始排演《西厢记·佳期》时,我们时常牵着木偶就忘了口中的唱念,师父和老师都头疼不已。”孙菁回忆道,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情况才逐渐好转。“后来我们创新了演出形式,从原来的‘木偶台前人在台后’改成了‘人偶同台表演’,这个难点一下子解决了。”孙菁说,“人偶同演让我们表演者身临其境,人很自然地融入到戏曲中的情景里,牵木偶和唱昆曲就协调了起来。”

  上承姚氏戏班百余年木偶昆曲续上了“香火”

  据史料记载,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源于七都镇孙堡村(现吴越村)姚氏创建的“公记保和堂”戏班,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0-1850),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也是全国惟一的木偶唱昆曲的祖传戏班。当时的孙堡村姚姓居多,村民们除了种田,还会演木偶,唱昆曲,并多以此作为副业。而姚氏祖传戏班,鼎盛时期有二十多个演员,一直活跃在南京、上海以及各个城市、乡村,在婚、寿、满月等喜事场所,常演一些时令季节戏,如“禁荡戏”、“青龙戏”、“蚕花戏”等。1955年,在地方文艺团体登记时,“公记保和堂”戏班正式更名为“吴江县洪福木偶昆剧团”,演出的剧目主要是昆剧传统戏,如《长生殿》、《蝴蝶梦》、《邯郸梦》、《游龙船》、《白兔记》、《白蛇传》等,还改编移植现代昆剧《白毛女》、《除四害》等剧目。
  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多种原因,比如“只传男丁,不传外姓”的陈规等,盛极一时的七都洪福木偶昆曲团到了解放初期便开始萧条。1962年后,剧团逐步解体,人员分散,演出停止,剧团的道具、服装及木偶和昆剧唱本几经转手也不知去向。戏班原有演出剧目最多时达500多出,但是到了末代传人姚季生、姚五宝手里仅存200出左右,且少有抄本,颇具江南戏曲特色的木偶昆曲正濒临绝迹。
  据七都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金燕介绍,一直到1986年全国民间文艺普查时,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到各个村上走访了解后,木偶昆曲的相关历史才浮出水面。而在2003年的苏州虎丘曲会上,姚五宝老人向外界展示了木偶昆曲的魅力。据了解,当年姚五宝老人操作木偶的提、拔、勾、挑、扭、抡、摇等各种技法得心应手,而且还能表演木偶打扇、喝茶、甚至抽烟等高难度动作。2004年,七都镇人民政府正式将木偶昆曲的传承列入了当年的实事工程项目,招收了孙菁等数名学生向姚五宝老人拜师,续上了木偶昆曲的“香火”。

  传承保护需要更多“力”
  木偶昆曲再萌新芽

  从一个纯粹热爱唱歌跳舞的少女,转变为木偶昆曲的非遗传承人,这对孙菁来说人生有了不小的改变。如今的她和另外两位非遗传承人,已经爱上了这高雅与通俗并存的民间艺术,并为之孜孜耕耘。但是,孙菁觉得还不够。
  她表示,木偶昆曲能展现的情景还能更广阔、更丰富,只是如今仅仅三个表演者,许多昆曲根本无法演绎。比如曾经成功演绎的《白蛇传·盗仙草》因为表演者的流失,如今也已经难以再现。“白蛇、仙翁、鹤童等角色众多,而且多有打斗场面,必须要来回换木偶,如今我们三个人很难完整演绎。”孙菁感慨道。
  而创新性的人偶同演虽然使得表演不再受制于舞台道具,演出的场面也更为壮阔,但是传统的韵味却随之少了不少。“我们想尝试重拾以往的‘木偶台前演员台后’的模式,排练几出相关戏目,不过木偶道具的改造也是个问题。”孙菁说。
  针对孙菁的担忧,七都小学的孩子们却是给了木偶昆曲的传承带来了更多的希望。2010年9月,七都小学开设了第一个学习昆曲的“小昆班”,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小昆班”的学员们唱起昆曲、提起木偶倒也是有模有样,“小昆班”也成为七都小学的品牌特色。
  据了解,每年七都小学都会对全校学生进行海选,对在声乐、舞蹈、器乐、表演等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进行培训。目前,已毕业的“小昆班”学生有好几十人。学校还聘请苏州戏剧院的老师定期来校指导,手把手地教学生唱念、身段和表演,七都镇木偶昆曲团也专门派遣优秀演员来校指导学生进行木偶操作。
  如今“小昆班”的学员们嘴上都会说一句话,“春香会甩袖,鹤童能翻跟斗,书生能够作揖,木偶昆曲可好玩呢。”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