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寻根之旅

苏州日报 20140902 A第11版

■杨守松

  8月19日,苏州昆剧院一行18人,在院长蔡少华和书记吕福海的带领下,来到了昆山巴城。
  这次活动主题为:昆曲寻根之旅。

  黄泥山 高力士

  第一站是黄泥山村。
  黄泥山村是新农村示范的一个先进单位。光居住在这里的“新昆山人”就有2万多!
  文化也上来了。村里有一个昆曲展厅,主要展示了从这里走出去的昆曲演员俞玖林的演艺生涯。
  一个村,有这样的展馆,的确是十分罕见的。罕见的还在于,她和昆曲的渊源。
  黄泥山古时名“高墟”,宋代大臣黄由(平江长洲、今苏州人),写了一首关于高墟的诗:不识力士名,焉知宦者墓?长门恩眷深,兴亡不相顾。玉环死马嵬,幸蜀嗟中露。试问何时归?脱亡如狡兔。空葬等山陵,四围列古树。寒风撼泥沙,渔樵声几度!
  黄由把《长生殿》的故事浓缩在他的诗里面了。当然,诗是为高力士的“高墟”写的,最后说的是高力士的“陵”:“四围列古树”,也只付与“寒风”“渔樵”……尽管高力士身居高位,却和宫廷伶人黄幡绰有着相同的命运,且到头来都葬在了黄泥山一带。
  苏昆排演过《长生殿》,柳春林扮演高力士,周雪峰扮演唐明皇。俞玖林是黄泥山人,之前村里人不知道他们村出了个“柳梦梅”,而“柳梦梅”也不了解黄泥山和昆曲有着诸多联系。无论是柳梦梅还是“唐明皇”,还有“高力士”,都没有料到,昆曲寻根,竟然寻到了高力士……

  绰墩山 黄幡绰

  第二站,绰墩山村。首先撞入视线的是黄幡绰雕像。人们争相趋前观看:这就是《南词引正》中所说的黄幡绰吗?
  “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这一句,就把能够追溯到的昆曲最早的“源头”,提前到了1200年前……
  安史之乱后,黄幡绰辗转流落到正仪(今属巴城)一带,无以为生,只有伶人的看家本领,唱戏。可是,唱给唐明皇的当然不能照搬给乡野村夫,必须和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就这么,他在箬帽湖畔扮演参军戏(滑稽戏),演“水傀儡”。箬帽湖通往娄江的一条小河,名叫“行头浜”,本地方言,“行”念“航”,以讹传讹,竟然将行头浜写成了“航头浜”。以演员的行头入名,可见当时演出的繁盛景况。
  黄幡绰死后,就葬在湖畔,墓有土墩,以“山”名之,曰绰墩山;湖以戏名,箬帽湖改名“傀儡湖”。
  柳春林说,黄幡绰就是和李龟年同时代的嘛!不错,唐朝那些事,在《长生殿》中有形象的演绎,李龟年的“弹词”,说尽了千古兴亡……

  银杏树 顾阿瑛

  行头浜边,有一棵高大伟岸的银杏树。
  银杏树600年了。寻根者无不仰视。
  仰视银杏,也仰视昆曲。顾阿瑛有诗曰:轩外重栽小银杏,愿汝亭亭高十寻。
  正是这早已“高十寻”的银杏树,成为昆曲发源的唯一尚存的见证。
  元末,正仪名士顾阿瑛,筑玉山佳处,以玉山草堂为中心,凡24景点。其版图涵盖:东起登云学院,西达唯亭收费站,南界娄江,北至傀儡湖。可以想见其规模是何等宏伟!而后,广邀天下文人高士,雅集百余次,留下诗词5000多首,为元代同期全国的七分之一!其时,先生蓄歌妓数十,雅集必有歌舞相伴,诗词中多有记述。玉山佳处具备了诞生伟大的昆山腔的全部条件。
  学者吴新雷在2012年第一期《文学遗产》上发表了论文《论玉山雅集在昆山腔形成中的声艺融合作用》,从研究考证的角度,告诉今人:昆曲源头就在傀儡湖。

  澜漕村 梁辰鱼

  澜漕村,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村子。
  却因为一个人,澜漕村就名垂青史。
  地方志记载,梁辰鱼乃“巴城西澜漕村人”。而澜漕村和太仓临近,太仓当时属于昆山,所以魏良辅活动的地域,其实就在昆山东、北面一带。
  梁辰鱼没有功名,却喜游历冶唱,和魏良辅为挚友。魏良辅成就了昆曲,梁辰鱼成就了昆剧。这就有了伟大的昆剧《浣纱记》。
  在梁家,梁辰鱼是被瞧不起的,直到几百年以后,这个阴影还在梁家后人中存在。堂名老人梁铸元,是梁家后裔,能吹善唱。在世时,说起梁辰鱼,依然心存不屑,只是,来来往往诸多文化人对梁辰鱼敬畏且赞誉,老人也以身为梁辰鱼的后人而自豪。
  可惜的是,梁辰鱼的澜漕村所剩下的,仅仅是一块石碑,上面以鲜红的大字刻着“澜漕村”几个字,映照出伯龙先生的才情与浩然之气。无论如何,先生的《浣纱记》使得昆曲而昆剧,这是昆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啊!
  从黄幡绰到顾阿瑛到魏良辅、梁辰鱼,都是昆曲人顶礼膜拜的神像!

  昆曲老街 且行且吟

  秋雨绵绵的天气,就如昆曲的缠绵,给寻根之旅平添几分雅趣,几分温婉。
  巴城老街正在成为昆曲老街。寻根者察看了正在设计中的俞玖林的工作室。旧式小楼,斑驳沧桑。恰似昆曲的起落曲折。
  傍晚,企业家王强精心打造的邻水的昆曲茶楼。精致华美的小舞台,循环播放的《牡丹亭》。寻根者品茶聊天,感慨良多……
  我说,昆曲寻根之旅,寻到了黄泥山,寻到了傀儡湖,寻到了玉山草堂,寻到了澜漕村——
  1200年的黄幡绰、高力士,到600年的顾阿瑛,到400年的梁辰鱼,到昆剧传习所的12个董事之一吴粹伦(巴城人),直至眼前的俞玖林、顾卫英、李沁、钱瑜婷……
  最远到最近,昆曲一条线,就这么贯穿了一千年。昆曲之旅,从1200年前的黄幡绰就开始了!
  夜色阑珊,秋凉如水。醐途楼雅集,昆曲人尽兴。刘煜【懒画眉】,周雪峰【上小楼】,朱璎瑗【朝元歌】,徐超【叨叨令】,唐荣配合依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最后,“柳梦梅”俞玖林起调,“小春香”沈国芳携全体昆曲人放声高歌【上小楼】……
  昆曲之旅,且行且珍惜;昆曲老街,且行且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