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有“幽香”

苏州日报 20040901 一卷52页

■肖平

9月1日起,评弹博物馆首场书《小孟丽君》开场,小巷里丁丁冬冬的丝竹声一起,就吸引了好多慕名而来的评弹痴迷者。

    首场两百多人爆满、连续几天座无虚席、接着还有上海50多人自发专乘大巴而来,评弹在这些痴迷者心中,不仅是喜爱,更好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家住东港的王老先生说:一档书半个月,一天不来,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不辞辛苦的还有陆慕赶来的陈先生夫妇、东山的张老先生,和身边很多白发斑斑的老听客一样,每天下午准时来到书场,听一段评弹、品一壶清茗,累了还能打个盹,这样的消闲哪里去找!

    位于平江路中张家巷的评弹博物馆,门口是一组说书艺人的赶场塑像:一说书先生从黄包车上下来,茶博士高兴的出门相迎,既有说书人的奔波辛苦,又可见出当时评弹表演的兴盛。

    馆内,仅仅839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说来不大,但决不可小觑:1万2千余件的珍贵历史资料;各类评弹孤本、脚本几百部;更有老革命家陈云同志的夫人捐赠的陈云生前珍藏的评弹音像资料560多盘,这是馆内的珍藏。

    展区内,历代评弹名家概况、评弹形成初期书场情形、光裕公所门楼等等或以实物、泥塑等写实手法生动再现,又或以多媒体幻影立体成像——清代的最兴盛的“老义和”茶馆蓦然就在身边重现:门口敲打叫卖点心的伙计、吵闹着要买零食的孩童、茶博士的忙碌、客人的互致问候,人情事态的动态呈现中,你忽然感觉过去的那一幕才是典型的江南,而不是通汇了东南西北现代文明之后的今天。看过了评弹的历史,在以清代弹词名家王周士为乾隆皇帝御前弹唱为主要场景的旧式清代书场里,每天下午上演着传统经典评弹表演。据馆内工作人员谢女士介绍,请来表演的演员都有一定的名气,既与评博的精致相配,又为了老听客们的热情。热闹的一幕上演前,上午这里又是极其地幽静,携二三好友,落座红木桌椅,一壶清茗泡起,看台上台下、一物一景,无处不包容着一种细腻、含蓄的情趣。喝茶,意在情趣,这样的好去处你不想去看看吗?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