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剧表演艺术的理论自觉

苏州日报 20160617 B第03版

■陆咸

对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规律,学术界曾经提出一些重要的观点。王国维提出中国戏剧的特色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是最先概括中国戏剧特色的著名论断;话剧导黄佐临把中国传统戏剧体系定名为“梅兰芳体系”,与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并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这些都是对中国戏剧特色的理论概括。顾笃璜所写的《昆剧表演艺术论》,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顾笃璜先生的著作论述了昆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首先,本书认为,“唱念做打”相统一的原则,是中国戏剧的首要原则。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利用人的肢体来表达情感,也就是“唱念做打”,虽然质朴、简陋,却由此奠定了人类艺术活动的基础。以后,人类物质文明有了进步,可以借助于肢体以外的“物”来从事艺术活动,物的因素在表演艺术中增加了,但肢体活动始终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物只是肢体的延伸,过多的物反而成为障碍物。昆剧表演所形成的“唱念做打”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以人类肢体活动表演故事的基本特色。“唱念做打”结合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要通过适当变形,加以韵律化,相互协调,以利于叙述故事。他分析了服饰道具(物)和身段的关系。昆剧十分重视服饰和道具的精美,但服饰和道具在表演中都要和人的肢体表演相配合,成为身段动作的延伸,成为身段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本书提出中国戏剧的第二个原则是“非幻觉主义”。西方戏剧理论强调“幻觉主义”,主张戏剧要动用各种演员表演以外的手段来制造幻觉。中国戏剧并不讳言戏剧演出的假定性。中国古人的智慧,就在于在假设中追求演员表演功能的极大化,来弥补舞台的有限性以及物质条件的不足,使观众从虚中看到实。昆剧表演中采用“自报家门”“独唱”“独白”“背工”“旁白”等中国戏剧中特有的表演方法,实质上就是演员和观众在交流。这种交流现在称为“虚拟性”。作者认为:这种虚拟性“正是中国戏剧特有的魅力所在”。演员在虚拟表演和观众的直接交流,突破了舞台在时空方面的界限,极大扩展了表演的能量。如:一个演员独白“让我快步追上去”的同时,在台上转上一圈,又有汗流浃背的身段,观众便能明白:他虽然只在舞台上转了一个圈子,却表现已经走了十几里路,非常辛苦。昆剧表演的虚拟性,要求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没有实在附加物。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书专门写了一章:“排斥写实布景,发展虚拟表演”。
  第三,本书论述了昆剧表演中的程式化产生根源和在表演中的必要性。“程式化”是昆剧表演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它称为“是一种有规律性的自由动作”。程式化把演员表演的规律性和自由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本书论述了程式化表演在中国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没有程式,就没有戏曲。”程式化表演产生于中国戏剧诞生的最早时期,到昆剧产生阶段更加精致和完美。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程式化来自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千差万别,但又是分门别类的,如从性别上分为男女,从年龄为上可以分为童、少、青、中、老,从性格上可分为刚毅、温和,粗鲁、智慧等等。为了表现这不同的“类”,因而产生了昆剧中各种不同的“角色”,衍生出“家门”“行当”等。本书指出,程式化表演是中国古代戏剧家创造出的“一条化繁为简的通道”。
  第四,本书分析了昆剧艺术表演主要特色“精、细、慢”。书中列专章将昆剧和京剧作了比较,指出:京剧一股劲,昆剧一段情;京剧比较外露,昆剧比较内敛;京剧引吭高歌,昆剧委婉吟唱;京剧倾向于刚,昆剧倾向于柔;京剧表演张扬、粗放、明快、浓艳,昆剧表演含蓄、细腻、缓慢、淡雅。
  昆剧的这种“精、细、慢”特色的产生,是有时代背景的。明代中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繁荣,产生了市民阶层。文化人中重视个性解放成为主流,倡导“重情”“适情”,思想上反对程朱理学,文体上排斥八股文;这一时期,也是吴门画派、散文小品、吴门诗派和长短篇小说、苏州园林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些艺术品种都有“精、细、慢”的特点。昆剧在这样的时代中产生,表演戏剧不再简简单单地讲讲故事,还要仔细抒情,情节曲折,称为“传奇”,便不可能不精细;既要精细,节奏就不可能快。在“精、细、慢”的要求下,无论是写作还是排戏便要“磨”,磨出了许多好剧本,磨出了许多好乐谱、好身段。
  第五、本书对昆剧演员的自我修养作了充分的研究。作者指出,在表演艺术中,演员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是剧中人物的创作者,又是作品的工具和材料,而且还是作品的本身”。因此,演员自身的形象及嗓音、性格、气质等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只靠自身具备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学习。这种学习,作者把它归纳为两点:一是特别发达的审美能力;二是艺术表现能力,就是把审美感受的能力传达给他人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昆剧演员,要加强自我修养来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目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