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昆剧隐性消亡”

苏州日报 20141106 A第04版

■施晓平

□苏报首席记者 施晓平
  起源于苏州、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昆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人才培养、演出活动风风火火,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扶持政策。但我市文艺评论家、苏大文学院博导王宁教授却大声疾呼:必须重视昆剧的隐性消亡问题。此次王宁就因为一篇《浮华背后的危殆:论当代昆剧的隐性消亡》论文,获得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

  聊现状

  当下“繁华”
  只是“浮华”

  因为长期研究古典戏曲的关系,王宁对昆曲可谓知根知底。他说,这些年昆剧出现了一个恢复,部分剧目尤其是经典剧目得到了重拾,行当渐次齐备,这些很自然让人产生了一种繁华的印象。但实际上,“繁华”只是“浮华”,昆剧依然在消亡。
  以剧目数量为例。王宁介绍,从清朝乾隆—嘉庆以后,昆剧剧目就一直处在消减之中,这种颓势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扭转,“当今各昆剧院团可演剧目,还不到传字辈演员可演剧目的一半!”王宁痛心地说,戏曲是以人为载体的艺术,人在艺在,人绝艺亡。伴随着老演员的消失,许多剧目也就此一去不返了。
  在角色行当方面,正旦、丑角等虽然曾经盛极一时,现在也大不如前。

  说消亡

  曲牌数量锐减
  行当特性衰退

  “相比之下,隐性的消亡最为可怕!”王宁一针见血地说,有的剧目、有些角色行当虽然还在,但行当特性却衰减了,这就是隐性消亡。比如有些昆剧折子戏,剧本上的曲牌数量接近20个,可实际演出时只有4个曲牌,品质大为下降。这样下去,许多曲牌就会不为观众所知,甚至失传。
  再如“南北合套”。王宁介绍,这是昆剧的一大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种形式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可现在舞台上已几乎荡然无存。

  谈发展

  外在可以变美学原则不能变

  对于昆剧的未来发展,王宁认为,一方面要更好传承,尤其要在阻止隐性消亡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也要辩证看待“原汁原味”。“其实传承到现在的昆剧跟以前相比也是有变化的”,王宁说,所以他觉得,外在的东西可以变,只有美学原则不能变。
  王宁告诉记者,昆剧有许多美学原则,“词乐合一”(文辞与音乐高度匹配)就是其中之一。像《牡丹亭·离魂》中描写杜丽娘相思成疾,文辞和音乐就都很哀伤就是一例。昆舞的动作倾向“圆和”(呈圆弧状),也是昆曲的一个美学原则。“这些就不能改,否则就不像昆剧了!”
  王宁认为,当代昆剧的种种隐性消亡很多是人为的,必须由高瞻远瞩眼光的学者作为监守人,防止假借创新的旗号,以隐蔽的方式对传统艺术进行“一空依傍”式的“修整”。

  这些年昆剧出现了一个恢复,部分剧目尤其是经典剧目得到了重拾,行当渐次齐备,这些很自然让人产生了一种繁华的印象。但实际上,“繁华”只是“浮华”,昆剧依然在消亡。

  昆剧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要更好传承,尤其要在阻止隐性消亡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也要辩证看待“原汁原味”,外在的东西可以变,只有美学原则不能变。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