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会馆:货栈变昆曲之窗

苏州日报 20140618 A第02版

■姚永强

行走苏州运河遗产报道组
  这里曾是晋商在苏州存货、居住和议事的场所。如今它已经成为苏州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会馆建筑群。精细雕刻、精美建筑和包容的文化气质,将吴文化和晋文化融为一体。
  这里就是全晋会馆,十九世纪大运河南北经济、文化交融的最佳实物见证。这里办起的戏曲博物馆、昆曲博物馆,成为新时期苏州展示、传播昆曲等世界文化遗产的窗口。

  融汇南北,苏州包容文化的“见证人”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一群来自黄土地的商人,在江南水乡苏州山塘街筹资兴建了“全晋会馆”。太平天国时期,会馆遭到严重破坏,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于平江路中张家巷。2006年,这一蕴涵南北特色的建筑群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又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名录。
  跟苏式建筑相比,全晋会馆的建筑形式、风格别具特色。苏州戏曲博物馆书记刘鸣研究后发现,全晋会馆建筑中路采用大式营造手法,门厅东西建有飞檐翘角的吹鼓亭,这些都具有山西建筑的特点。但精细的各类雕刻,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都深深烙着苏州的文化印迹。
  让人惊叹的是这里的古戏台,不但雕工精细,音响效果更被誉为建筑艺术和声学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刘鸣介绍,戏台顶部的穹窿状藻井,由648个木雕榫卯构件组成旋转放射纹饰,能聚拢声音,再折射出去,产生扩音和余音绕梁的效果。当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青年乐团在这里弹唱《卖报歌》后,称这是来中国演出音响效果最好的一场。苏州戏曲博物馆馆长郭腊梅也体验过古戏台的神奇:台上演出昆曲《牡丹亭》,不用扩音设备,在20多米外照样将原汁原味的唱腔听得一清二楚。
  我市文物专家王仁宇介绍,会馆是联络乡情和集会、议事、存货、居住的重要场所。明清时期苏州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外地人来苏,出现了众多会馆,总量达260多座。在现存的会馆中,全晋会馆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十九世纪苏州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最佳见证人”。

  直通运河,门前有水通江达海

  当年,山西商人和货物进出全晋会馆,主要依托船舶;途经的水道是中张家河和与之相通的大运河。
  中张家河已于上世纪50年代末填没,但当地许多老人依然记得当年的情形。74岁的许桂珍说,她小时候,全晋会馆南面是中张家巷,巷子南侧有照墙,照墙再南面是中张家河。河道虽只宽四五米,但小船足以通行,她亲眼见过西瓜船、柴船、菜船等来来往往,人和货物就在照墙两侧的河埠上岸或下船。
  令许桂珍和街坊邻居们开心的是,中张家河即将恢复,门前有水通江达海的胜景将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中张家巷南侧房屋的墙壁上写上了大大的“拆”字,工人正在迁移绿化。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介绍,拆除房屋和迁移绿化腾出的地方,就将用于恢复中张家河。整条河道西起平江河、东至环古城河,预计年内贯通。届时,中张家河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市区恢复的第一条河。

  精心修复,变身市民喜爱的博物馆

  全晋会馆重建100多年来,历经多次兴衰和变迁。
  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原副馆长钱杏珍介绍,民国战乱不断,山西货源减少,全晋会馆功能衰退,建筑面貌开始衰败。1958年起,全晋会馆先后被用作化工塑料厂、眼镜厂、光学仪器厂、照相机厂及机械工业局职工大学和民居。仅古戏台及后台,就住了3户人家。居民们还在馆内生煤炉、点蜡烛。“文革”期间,会馆已出现梁倾壁残、白蚁蛀蚀现象。1976年1月,大殿起火被焚。
  经市文化局、文管会修复,1986年10月,全晋会馆作为苏州戏曲博物馆馆舍对外开放;2003年11月,中国昆曲博物馆又正式在这里挂牌,成为展示人类口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的窗口。
  2008年5月,全晋会馆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更多市民游客驻足。目前,全晋会馆年均接待和安排昆剧、苏剧、京剧等演出约80场;年均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西哈努克亲王、建筑大师贝聿铭等都曾前来探访。
  采访结束时,郭腊梅透露:为更好保护古建筑,全晋会馆今年将启动1986年以来的首次大修。

  遗 产 名 片

  全晋会馆

  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现址位于平江路中张家巷14号,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16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3路。中路依次为头门、戏楼、正殿等,东、西路原先用作客房、临时货仓和花园等。现主要用作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馆址。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