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乐搭上旅游顺风车——东山“堂名”能否再现辉煌

姑苏晚报 20140502 A第07版

■张登峰

本报记者 张登峰
  昨天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里热闹非凡。倒不仅仅因为来的游客众多,还因为一种刚刚恢复不久的传统民乐形式——“堂名”在这里表演。这让不少前来观光的游客收获了惊喜:大饱眼福和耳福。
  东山“堂名”要追溯到清末民初,是民间艺人在昆曲和传统乐曲中形成的一种坐唱演奏形式。当时,艺人坐在一个叫堂名的乐池中,穿统一服装,为主人的婚礼或祝寿演奏喜庆音乐。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苏州的传统堂名表演几乎绝迹。今年4月中旬,吴中区东山旅游开发公司将东山民乐队纳入旗下,并且恢复东山古镇具有悠久历史的“堂名”。目前,堂名已经开始在雨花胜境、陆巷古村等地点巡回义演,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形式再次恢复活力。搭上旅游“顺风车”的堂名,能否再次重现它的辉煌呢?

  传统民乐文化期待传承

  “堂名有历史、有文化。”昨天上午,东山雨花民乐社副社长严家伟告诉记者,他曾查阅了堂名的相关资料,清朝的徐珂《清稗类钞》里曾记载:堂名,乐班也,亦称清音班。东山镇在晚清时把演唱昆曲和弹奏传统民乐时的“乐池”称作堂名。这堂名由木材精工细作,形状很像一只大的雕花床架,里面约可容纳7-8位琴师、鼓手演奏。堂名一般置于大户人家的后厅内,凡喜庆节日时举行堂会所用。
  “我小时候看堂名觉得很过瘾,但近几十年再也没看到。”雨花民乐社73岁的琵琶手时秋泉告诉记者,他老家在黄埭,还在上小学时,他就对社会上的吹拉弹唱非常感兴趣。有时,学校周边的商家有堂名表演时,他都会跑去看,每次都是看到饥肠辘辘和天黑时,才不舍地回家。
  堂名为何能吸引时秋泉的目光?时秋泉说,堂名表演时,一群人坐在堂名里吹拉弹唱,让人感觉非常神气和敬仰,加上江南丝竹的幽雅曲调,更令人心旷神怡。时秋泉说,由于喜爱堂名,他的祖父又会拉二胡,于是,时秋泉就跟着祖父学起了二胡,还自学起了琵琶、古筝、口琴等乐器。
  时秋泉说,其实,他当年曾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堂名表演中的一员。然而,令时秋泉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文革”后,堂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几乎绝迹。而“成为堂名一员”的想法,似乎与他渐行渐远,只剩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了。

  堂名再次迎来“春天”

  “这种表演方式很新颖,乐曲也非常喜庆。”昨天上午,前来陆巷古村游玩的连先生告诉记者,各类文艺和音乐会的表演,他看过不少,但像东山的堂名,还真没见过。当记者告知这是晚清时期的一种表演方式时,连先生非常惊讶:“噢,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非常不错,很有特点。”
  “其实,在东山镇雨花胜境景区的民俗馆内,就摆放着堂名的实物模型。”吴中区东山镇旅游开发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金玉兰介绍,由于现代人很少知道堂名,而且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堂名表演了,所以,很多人即使参观了雨花胜境民俗馆内的堂名,也没留下直观印象,基本可以算是“忽略不计”。
  “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金玉兰介绍,今年,东山旅游公司为配合古镇旅游发展,挖掘民俗文化,继承传统民乐,恢复了东山古镇具有悠久历史的堂名,并将东山民乐队纳入旅游公司旗下,成立了“东山雨花民乐社”。现在,雨花民乐社成员每周定时1-2次,在雨花胜境景区民俗馆内免费为广大游客进行堂名表演,并适当在陆巷古村、东山雕花楼等景区表演。一方面提升景区的旅游文化层次,二是保护和传承堂名。
  “堂名这样的传统民乐形式不能没落和失传。”严家伟说,他是最早一批东山民乐队的成员,也一直希望能够恢复堂名表演,并期待把这个传统民乐形式传承下去。没想到这个愿望在今年得以实现。他和其他乐队成员都感到非常欣慰。

  传承不是两分钟的热度

  旅游公司搭好台,雨花民乐社的成员如何唱好堂名这出“戏”呢?
  “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因为我们都是堂名的传承人啦。”严家伟介绍,今年4月中旬,雨花民乐社成立时,只有12位演奏成员,分别负责琵琶、高胡、中胡、二胡、古筝、扬琴、笛子、打击乐等乐器。但5天过后,又有4位会乐器的居民慕名加入进来,目前已经有16位演奏成员了,其中最大的已经达到83岁,最小的才13岁。
  最令大家感到开心的事,雨花民乐社成员潘志荣除了会扬琴演奏,还会指挥和作曲。这不,恢复堂名表演之前,73岁的潘志荣已经开始为堂名恢复作准备。先后谱写了《春山茶韵》、《洞庭红》、《果山行》、《碧螺春晓》《洞庭秋色》、《采茶舞曲》等具有东山本土特色的乐曲。现在,民乐社成员在参加堂名表演时,除了经典的《紫竹调》、《春江花月夜》、《步步高》、《喜洋洋》等,由潘志荣创作的乐曲也成了游客必点曲目。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民乐堂名的传承不是两分钟的热度。”潘志荣告诉记者,他对于民乐,可谓钟爱至极。对于一些民乐爱好者慕名向他求教,他都乐于传授,从不计较报酬。他认为考级并非目的,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更为重要,要让民乐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年轻人接班。当然,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雨花民乐社,参加堂名表演,让堂民这一民乐形式得到接力传承,他也愿意为堂名的传承付出更多。

  文化与旅游的双重效益

  “生态自然环境是旅游资源,传统文化也是最好的旅游资源。”昨天,吴中区东山镇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吴毓洲告诉记者,随着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重视。而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同时也会在旅游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
  吴毓洲介绍,东山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像东山雕花楼、雨花胜境、莫厘峰、陆巷古村、杨湾古村、三山岛等,既有生态自然景观,也有明清古建筑景观,还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像碧螺春茶、抬猛将、台阁、古建筑、生态湿地等,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游览休憩的场所,更对游人访古探幽、考察研究、欣赏艺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东山镇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自然资源与文化的融合,也在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品位和质量,以实现旅游从看景点向品文化转变。
  而恢复东山堂名,就是旅游融入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之前,雨花胜境景区内的民俗馆有堂名实体模型,但没有堂名表演班子。现在雨花民乐社成立后,有了堂名表演,就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堂名这一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从而为下一步传承和推广东山堂名打下很好的基础。
  “我们也希望发挥出文化与旅游的双重效益。”吴毓洲表示,他们也想通过植入堂名等一些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将东山镇打造成苏州太湖旅游的“亮点区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