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评弹团能否焕发第二春

城市商报 20140716 A22版

■张鹏

从2002年到2014年的十二年间,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相继推出了三部优秀中篇作品:《香山侍郎》、《吴宫遗恨》、《孙武与胜玉》。这三部中篇作品的内容全部选材于吴中本土的历史、人物,演员也大多是在本土长大的。“吴中评弹团”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三部作品在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四、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分别荣获优秀节目奖(金奖)和“书节目奖”第一的优异成绩; 并分别在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四、第六、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上获优秀节目金奖,以及江苏省曲协最高奖“芦花奖”,主要演员在这三部中篇中荣获国家级金奖7次、省级金奖15次,是江苏省各评弹团获奖最高、最多的团体之一。一个仅20人的区级艺术表演团体,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和社会反响?
  □商报记者 张鹏

  唱老百姓听得懂的本土故事

  一部作品成功与否,剧本是根本。2007年,吴中区评弹团决定组织创作一部以吴越春秋为时代背景的作品。作者万金声认真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民间传说,选择了吴越春秋时期一个偶然事件“借粮”作为故事的开端。这部最后取名为《吴宫遗恨》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伍子胥的忠良、西施的善良、夫差的骄横、范蠡的聪慧。作品思想性强,观点鲜明,具有较好的现实教育意义。《吴宫遗恨》推出后,在江苏省第六届曲艺节上一炮打响,获优秀节目奖、优秀创作奖,2009年6月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第四届苏州评弹艺术节上名列前茅,获优秀节目奖(金奖)。在上海乡音书苑公演时一票难求。后应邀再度赴沪,在上海政协礼堂演出,700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引得观众掌声如雷,赞声不绝。这部新作在深入农村、社区演出时场场爆满,深受听众的喜爱。
  评弹起源于民间,如何让现代人喜欢听,选一个好的题材十分重要。“吴中区评弹团在创作时就能明确写本土故事的方向,十年时间里都能一直坚持这个原则,这一点非常难得。”对于吴中区评弹团的本土化选材,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邢晏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香山侍郎》 创作于2002年,反映的是吴中香山帮木匠祖师爷蒯祥建造天安门的故事。而最新的一部作品《孙武与胜玉》,以兵圣孙武为题材,反映了孙武用兵的智慧、高尚的人格、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这些剧本写的都是吴中人引以为豪的本地故事,为了让剧本尽善尽美,创作人员多次查阅历史资料、实地走访故地获得灵感,在创作期间还组织召开多次专家座谈会,根据大家的意见二度修改,投入排练之后,再根据每个演员的艺术所长进行第三轮修改调整。不断推出的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3年吴中区评弹团创排的中篇弹词《孙武与胜玉》获得文化部优秀剧目扶持资金支持。

  倾力打造中青年演员队伍

  评弹艺术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吴中区评弹团注重从人才培养机制、舞台演出锻炼、激励政策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对评弹艺术拔尖人才,采取特殊办法解决其待遇生活问题,对团里新近招收的青年演员加大培养力度,请专家一对一地指导,使他们早日成材。吴中区评弹团演员队伍以中青年为主,这些演员长期在书场演出,由于在第一线摸爬滚打常年磨炼,艺术日趋成熟,在江浙沪一带已有一定影响,在各类赛事中屡屡获奖,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艺术水准较高的中青年演员队伍。
  提起吴中区评弹团的演员们,原苏州文联副主席、评弹作家朱寅全用“本性本质”四个字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一步一步向上攀登,踏踏实实“跑码头”锻炼自己。评弹在发源之初是一门扎根于街头巷尾的民间艺术,演员们把到外地演出称作“跑码头”。和如今在设备齐全、装潢精美的大剧场演出不同,很多“跑码头”的场所都在乡镇、农村,条件非常艰苦。虽然评弹团里的不少演员早已是评弹界的知名大腕儿,近年来常有省市大团向他们抛橄榄枝,但是他们已经把自己与吴中区评弹团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张建珍和陈琰是吴中评弹团的两名著名女演员,她们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在上述三部作品中均担任主角并获得了多个表演大奖。在中篇弹词《吴宫遗恨》创作期间,她们虚心听取著名评弹作家朱寅全、邢晏春的指导和建议,在排练过程中受到上海评弹团著名表演艺术家赵开生、江文兰,浙江省曲艺团周映红的悉心指教,特别在唱腔设计上学到了很多宝贵艺术经验。2010年,在赴台湾参加《四大美人》专场演出前,她们又和其他兄弟团体的优秀演员在一起,在上海集中排练半月,由12位当今评弹界的著名老艺术家指导。由于虚心好学,每天不厌其烦地弹、唱、说和分析研究剧情、人物性格,定腔定调,她们较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准确处理了人物感情。为了演好这三部作品,演员们认真深入领会剧本,听取专家对相关历史的讲解,还亲自到蒯祥墓、伍子胥墓园、穹窿山孙武故居学习、体验生活。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得这些曾经发生在吴中大地上的古老故事在他们的身上再一次“复活”了。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敬业的好演员,才让好剧本得到了很好的舞台呈现。

  “评弹进村”要艺术追求更要弘扬主旋律

  近年来,吴中区评弹团先后到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进行过多次交流演出,参加过伦敦奥运会艺术展。尽管如此,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评弹艺术的根基在基层,评弹演出的市场主要在城乡街巷剧场、书场。现在该团每年到基层演出4000多场,年轻演员每年演出近300场。
  据吴中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吴中区评弹团去年创排了生态文明专场短篇《太湖美》、《相约生态园》、《碧螺茶香》、《美丽吴中》等,并到各乡镇演出70多场,今年又创排了法制宣传专场短篇《亲情》、《幸福家园》、《天堂门地狱门》、《一笔存款》等,拉开了乡镇基层文化惠民巡演大幕。为推进吴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响“吴中明天更美丽更美好”这一品牌,在吴中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指导支持下,吴中区评弹团推出了“评弹进村促文明”“评弹精品送村口”活动。该团精心挑选历年来获奖和有较大影响的书目到吴中区各街道社区农村演出。中篇弹词《吴宫遗恨》,短篇《山村客来》、《打票车》,评弹小品《分爹》,开篇《清廉勤政永留芳》等优秀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每场演出观众如潮。
  上个世纪50年代,很多著名的评弹艺术家将乡土气息浓郁的评弹带到大城市。而如今,曾经一度低迷的评弹艺术开始逐渐复兴。吴中区评弹团的发展模式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扎根本土的剧本选材也让评弹再一次牢牢“抓”住了广大群众的眼球,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或许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它将带领整个评弹界迎来第二个发展的春天。
  谈到评弹团的未来,吴中区评弹团团长陆人民坦言,现在是吴中区评弹团最好的时候,既有一批正当黄金时期的中年演员,也有多名潜力极佳的新秀正崭露头角,整个团队后劲十足。而对于很多评弹团都存在的“阴盛阳衰”问题,在吴中区评弹团不存在,这里不仅有最好的花旦,也有业务最强的男演员。他相信吴中区评弹团可以像人们期盼的那样,走得更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