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曲《五姑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苏州”之吴歌篇

苏州日报 20050702 六卷086页

■倪晓英

张家港市凤凰镇文化馆的虞永良是河阳山歌申报组成员,他在采风时,听港口镇小山村的王云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当年孔子来访他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考察他的风雅教育,经过河阳,不认识路了,茫然四顾,只有一个摸螺蛳的十多岁孩童,站在水中央摸索,孔子就问:“请问童儿,到琴川还有多少路呀?”孩童一见来人衣冠楚楚,文质彬彬,见自己精赤条条,有点羞耻,随即没入水中,把随身摸螺蛳的脚盆顶在头上,行过大礼,回答:“盆为冠,水为衣,此去琴川剩十里。”孔子一听,大为赞赏。从此,河阳地区世风日上,家家能歌,户户闻弦。

    吴歌,又称山歌。白茆山歌、芦墟山歌和河阳山歌,都是吴歌的杰出代表。这些山歌大量地反映了吴地稻作生产习俗和日常生活习俗,传载着生动鲜活的吴韵吴语,是弥足珍贵的文化活化石。长篇叙事诗《五姑娘》的发现,打破了先前“汉族无长诗”的偏面认识,被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先生认为是“卓越的发现、伟大的诗篇”;著名戏曲学家赵景深挥毫写下“谁道汉家无钜著,悠悠一曲五姑娘”。

    我市的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先后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多部吴歌(山歌)集。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健康和生命,民间文艺工作者金熙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挂念着《吴歌论坛》的编辑。

    市民间文艺工作者马汉民说,吴歌在民间的蕴藏量极大,尽管一批著名的老歌手已经辞世,但最近芦墟金家镇又发现了一名年近90岁的歌手能唱两首长歌,说明疏漏之处依然存在,继续挖掘、抢救民间遗存仍是当务之急。老歌手们每年都在谢世,以河阳山歌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有100多人会唱,到了本世纪的今天,会唱山歌的老人只有二三十位了。以前,每个村有十来名歌手,现在有的村剩下一两位,有的村则没人会唱了。

    山歌的生存环境在广大农村的农耕圈内,农闲季节,妇女们搞些轻松的绣花、做鞋、做衣、纺纱织布等女红之工,男子们做点放牛、割草、搓绳、做草鞋等农业的辅助工,他们三五成群,在竹园、田野、弄堂口、村头巷尾的树阴下,在庙宇的别院里,聚合唱山歌、学山歌、对山歌。山歌的衰弱,一是因为山歌的生存环境变了,原来的自然村落如今变异了,农业的现代化及乡镇工业的发展,使山歌失去了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二是青少年对本土的原生态文化缺少认知,不愿学山歌。吴歌,这一由远古飘拂而至的歌声,已处在绝响的边缘。

    近年来,常熟、吴江、张家港等市,对吴歌的保护、传承都愈加重视。在吴歌基础较好的乡镇,建立“山歌之乡”;常熟白茆、张家港的河阳分别建立了山歌馆,吴江芦墟建立了山歌研究会;在各县(市)的文化艺术节上,吴歌成为必推的节目。江、浙、沪毗邻地区的吴江、青浦、嘉兴,经过协商,轮流做东,每两年举办一次歌会,每届歌会上都能推出新歌王、新歌后和一批新“山歌能手”,对于吴歌的传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地农民也开始意识到民间文化的失落,是精神生活失落的一大憾事。阳澄湖镇有对名叫朱文华、蔡锦娣的夫妇,他们曾是以山歌为媒结成伉俪的,现年逾五旬,然此情难忘,每当八月中秋,都要自费举办山歌晚会,成为邻近居民的一大乐事和盛事。芦墟镇的郁伟也一直热爱吴歌胜过生命,他在身患重病后,还带病做了许多实事,组建了芦墟山歌研究会,协助镇政府出版了《中国芦墟山歌集》,在江、浙、沪毗邻地区吴歌大赛上,他抱病登台,唱的是自编的山歌《芦墟新事多》―――“芦墟地方新事多,家家走上小康路,老阿婆乘仔飞机出国去旅游,上海水产学院的高才生嫁拨(给)伲养鱼后生做家婆。”

    终有一部分人会执着地选择吴歌,热爱吴歌,保护吴歌。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