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听昆曲

姑苏晚报 20140520 A第05版

■褚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借着未尽的酒意,李白提笔沉思,顷刻,《清平调》第一首完成,一旁的高力士斜眼看着,脸上尽是不屑的神情。这是日前周日下午,中国昆曲博物馆“星期专场”上演的一幕剧情,在演员的浅唱低吟中,现场的观众全然入了迷,恐怕已经忘了身在何处。
  在博物馆看展是寻常,在博物馆看戏则不太寻常,不过在戏曲题材博物馆,这是最为生动的展陈。观众在看了展览之后,或许会很想看一看真正的演出,观展看戏兼得,昆曲为何物,一下子生动饱满。

  这是最生动的戏曲展示

  作为平江路上的一条支路,中张家巷貌似市井,但也因为评弹和昆曲这两座博物馆的存在,比其他小巷更有名一些。除了戏曲爱好者,更多普通游客开始涉足此地,两座博物馆提升了历史街区的文化深度,并且将苏州的这两种戏曲文化以一种可亲可近的形式,予以隆重介绍。
  评弹博物馆的演出几乎每天都有,甚至于熟客只当这里就是一个书场,票价稍微要贵几毛钱,但是环境一流,别处买不来这里的原汁原味。评弹是一种茶馆艺术,过去很多有闲人就是在茶馆里听书吃茶。评弹博物馆里虽然没有茶馆,但是这个叫做“吴苑深处”的书场设于民国初年建造的大宅,在传统茶楼格局之中,以红木椅凳代替沙发座椅,已经是最贴近于当时的复原了。
  昆曲博物馆的演出则是在周日下午。在苏州,昆博的“星期专场”可说是最固定的昆曲演出地,原先只演昆曲折子戏,近年苏剧也加入其中。从2005年推出至今,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演出场次也渐固定下来,每年除酷暑、春节两季停演,基本已经固定为每周一次。观众则从最早的每次十几位发酵至今天的近百位。但也没法更多了,因为演出的大殿容量有限,而一旦剧场扩容,似乎也与博物馆精神相悖。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星期专场最早的观众多为老戏迷,而今每场演出之中,年轻人已经成为观众之中的主体,一部分为游客,大部分则为固定观众。

  小戏台培养了一批“昆虫”

  最早的昆曲演出,更多是于厅堂之间展开,因为昆曲演出本身就是小众艺术,小空间之中的浅唱低吟,也有利于台上台下的互动。因为小,也因为距离近,演员的举手投足一览无遗,声音也听得真切,因为演员不用麦克风,肉嗓子亮相,音量的控制、节奏的把握,全部都在演员自己的控制之中。
  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雪峰在《惊鸿记·太白醉写》中饰演李白,相比于大剧院带来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他似乎更钟情于昆博里的这座小剧场,古老而原生态的演绎方式十分过瘾,观众离他近,他离观众也近,观众自表情中透露出来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无一不在近距离的回馈之中。
  戏台小小,没有阔绰的表演空间,也没有太充分的演出道具,但戏曲的魅力之一即在于抽象,“骑马不见马,划船不见船”,全凭观众想象与演员的倾心演绎。由于戏台较小,每出戏一般只有两到三名演员。不过也有例外,《惊鸿记·太白醉写》就有六七人参演,当台上的演员戏唱到精彩处,台下传来一片叫好,气氛热烈。
  文化的价值即在推动与传播中予以实现。博物馆馆长郭腊梅认为,昆曲的粉丝需要培养,演出则是增进粉丝认同感与亲近感的最直接方式,“我们希望能在这里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戏曲氛围。”
  在这个小小的戏台上,昆博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昆曲粉丝,甚至一度,这家博物馆还组建过自己的演出团队,并在2006年的毕业季,特意前往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后来他们带回三个戏曲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当时这个小小的演出团队只有男角,旦角只能去借,但也无碍于演员们通过大大小小的演出,积累水平与经验。
  后来,其中有一个演员在进京公演的时候直接被北方昆剧院相中并且挖走,他叫肖向平,曾在昆博的舞台上演过清新版的《玉簪记》。离开苏州之后的肖向平并没有被粉丝忘记——去年11月,肖向平受昆博之邀,再度回昆博,与老搭档吕佳再演一出《玉簪记》,令专程前来的粉丝们感动不已。
  但后来还是因为演员太少,也因为其他客观原因,昆博的演出团队还是默默解散了,当初招来的三名演员,只有罗贝贝仍留在馆里。“我们毕竟是博物馆而不是专门的演出机构,不可能配备很多演员,也无法构建齐全的行当,因此在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之后,不再保留自己的演出团队。”博物馆管理层认为,演出固然是为特色,但作为博物馆还有其他职能,所倾注的人力财力,不可能倾斜太多。
  目前昆博星期专场的演出,演员主要来自苏昆剧院,演出费用则由文化主管部门买单。昆博有时也会邀请省昆、上昆的演员来演,这一部分支出则由自己承担。星期专场的演出报酬十分低廉,每人每次一百元,不管主演还是龙套,一视同仁——这样的演出报酬只能算作“意思意思”,也因此,星期专场的演出票价迄今仍能保持在三十元,会员价则更低。
  低价,令昆曲这样的“高大上”接了地气,也为培养粉丝实现了可能。

  进一步的扩散计划

  星期专场的演出坚持至今,动力则来自于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相隔不远的平江路也有经营性场所可听昆曲,专业与否不置评判,但郭腊梅认为,至少,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苏州,固定可听昆曲的场所确实不多,在没有地方听的时候,填补空缺的方式自然会出现。”多年前,文化部门也曾推出过固定的昆曲演出,但因免费,没有坚持下来。
  与茶肆中的昆曲相比,昆博的星期专场要低调很多,但在专业之路上却必须越来越坚定,且还要勉力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虽然一开始是为展陈才有的演出,但演出并没有仅限于“粗粗展示一下昆曲是什么就够了”的水平,昆博每一次演出,都会斟酌比较,迄今已经演过一百多个经典折子戏。近一二年开始,星期专场也开始印制古色古香的演出册页,放在平江路的几家客栈与书店中供人取阅,每次都被一抢而光。
  博物馆功能不止收集、研究、展陈,教育职能的扩展,正在进一步的规划之中。为此,昆博现在专门设立“社会活动部”,此外还将与社区逐一互联,将每周日的演出拍摄并制作为视频,扩散至社区中进行讲解、播放。
  郭腊梅透露,昆曲博物馆今年还有一个为期半年的改造计划,改造之后将设“戏曲欣赏社”,之前演出的视频及其他与昆曲相关的音像资料都将在戏曲欣赏社中予以展现。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