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练就红木“竹雕”绝技

姑苏晚报 20161111 A第08版

■张健

    本报记者 张健摄影报道
  红木雕刻成竹子模样,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雕刻艺人张红根40多年从艺生涯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潜心研究红木竹节工艺制作的独门绝技。
  2014年,红木小件雕刻艺人张红根带着自己的得意作品“仿古红木戏船”来到园区博览中心参加展会,立刻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其中,一位老人看着这只“戏船”不以为然,当着众多参观者的面,称这只船就是用了普通的竹子搭成的,没什么工艺价值。张红根听后,搬来“戏船”递给老人,老人接过后手一沉,顿时笑容全无,仔细端详起这只“戏船”来,而后尴尬地承认自己看走眼了,这只船的确是红木做的。
  这门手艺并非张红根独创,但却在张红根手中发挥到了极致。去年,张红根的另一件作品“红木鸟笼”制作完成。消息传到了一位广东老板的耳中。酷爱玩鸟的这位老板慕名而来。当张红根取出鸟笼后,这位老板惊呼神奇——所有部件都是“竹子”做成,惟妙惟肖,交接处使用了榫卯结构,没有一只钉子,真是天衣无缝。鸟笼中放了数公斤重的铁块,照样能提起,鸟笼丝毫不变形。老板当场开价12万想要买下。张红根表示,交流可以,作品不卖。看着张红根没有出售的意愿,老板一声叹息,说自己在全国跑了这么多地方,唯独缺少这样特别的红木竹节鸟笼。
  在张红根的作品中,还有红木竹节轿子,红木竹节床榻,红木竹太师椅等等。他的作品总是“节节高”,一件比一件做得好。最近,张红根又在突发奇想,准备完成一件红木竹

  节复古提篮的作品。草图刚刚画好不久,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就来到了家里。看了草图后,就立马开口,希望张红根完成“提篮”后,不管多少价格,一定要卖给他。提篮”将作为“女儿出嫁的陪嫁礼品。张红根的作品红木小件《竹节仿古戏船》还获得了国家级工艺类精品大奖。
  张红根的工作室就在娄门街道娄江社区内,每天,保安都会看到张红根进出两次,一次是上午,他走进工作室,一次是傍晚,他走出工作室。他全年“无休”,把自己“关”在这里,不停地钻研,不停地制作。回顾从艺40年,张红根只总结了四个字“攻坚克难”。张红根说小的时候家住北寺塔附近,附近恰巧有一位喜欢做红木鸟笼的老师傅。每天,他就去跑去那里,蹲着看他做鸟笼。时间长了,自己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成年后,张红根进了苏州市皮革厂工作,后又下岗回家。但在此期间,张红根从未停止过对红木小件制作技艺的探索。20岁时,他听说,有一种红木竹节制作技艺,难度非常高,但已经极少有人会做。一向喜欢挑战的张红根兴奋不已,接连请教了多位老师傅,但师傅们都说不会做。于是,他就在自家门前种了一棵竹子,每天,他就带着笔和纸在竹前端详,描摹。种竹一年后,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竹节床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百姓家不少睡床都是用竹子做成,张红根用红木,也做成了一只“竹床”,而且形似神似,让曾经笑他的朋友们佩服不已。
  现在,张红根仍然痴迷着红木竹节工艺品的制作。他还把这种制作手法运用到了苏扇扇骨的制作中,这种大胆的尝试和改 变,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