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

苏州日报 20050326 二卷123页

■陈国安

中国人用三尺宣纸、一块烟墨和“七十二种颜色”,调以清水,绘出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国画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抒情方式,一千多年来的中国画又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各个画派,其中太湖水“染成”的吴门画派更是名家辈出,成为中国画史上一道眩目的风景线。  吴门画家在李唐时代就产生了名震一时的人物,至今我们虽不能见到他的画本,但在吴郡的一个小镇上仍然可见他留下的半堂罗汉,以致于那个小镇都天下闻名了。那个画家便是杨惠之,他还是个雕塑家,那个小镇就是千年古镇甪直,镇上保圣寺中彩衣欲飞的这半堂罗汉千年来一直凝视着吴门画派中飘然而出的一个个丹青高手。

    吴门画派真正崛起于拙政园中一个小小的水榭—“拜文揖沈之斋”,明代的园主人王献臣所敬慕的两位画家正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文征明和沈周。

    沈石田是文待诏的老师,是吴门画派的开宗大师。好游但一生未远游,因为好游,所以画幅之中山水居多,因为未远游,所以山水之中又以家乡湖光山色居多。《庐山高》图轴则因为石田的老师陈宽是江西人,他才画此图为宽祝寿的,仿元人王蒙画法用笔干渴,格调雄浑。《东庄图》册二十一页可视为石田代表作之一,吴越之间的太湖港湾,斜风细雨,扁舟渔人,小屋远村,笔法细腻不失沉厚,意境闲适而极为空远。石田正以这样一种画风影响了他的弟子和后辈,形成了“明四家”。

    “明四家”中文征明与唐寅都向石田学过画,仇英学画于周臣,是石田的后辈了。文征明一门均善画,从儿子文彭、文嘉到曾孙文桂、文震亨,几乎将优美秀丽的姑苏山水的每一寸柔情都描摹得温婉可人,石田逝后半个世纪中,文征明一直是吴门画派的坛主。境界清幽的《浒溪草堂图》是后代文人难以企及的太湖清响,文待诏将画卷延展到了太湖,对湖煮茗,傍山温酒仍然是现在苏州人的雅事。

    吴门画派中人最风光的莫过于“清六家”里的王翚了,康熙三年(1664)奉旨作《康熙南巡图》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御题“山水清晖”赐赠。现存的《溪山红树图》就更有一个可治咳嗽病的神奇经历了,十二开仿古山水册页,笔取古贤,情在太湖。

    吴门画派中最有风流传奇的莫过于唐寅了,其实唐伯虎也没有苏州人所传的那么风流,可能性喜浪漫的苏州人总有着这样一个遐想吧。唐伯虎的画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求画的人多到他来不及应酬的时候,只得请他的老师周臣代笔,可是现在的唐伯虎虽然躺在了太湖的怀里,却是异常的寂寞,太湖边的横塘小镇,唐伯虎的墓现在连画家们也不太去凭吊了。然而,寂寞的唐伯虎还是会固执的相信没有太湖水孕育的吴门画派的中国画史是不可想象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