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发源地

文汇报 20060526 十卷007页

■记者

“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一个丝竹乐乐种,原是民间在庙会及婚丧喜事中演奏的一种风俗音乐,主要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西部地区。江南丝竹是民族民伺音乐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因其“小、细、轻、雅”的特点被誉为中国民族轻音乐,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神韵和社会功能。

    据专家考证,江南丝竹衍生于昆曲改革、创制之中。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寓居太仓南关的“曲圣”魏良辅,“愤南曲之讹陋”,“足迹不下楼者数十年”,潜心以诞生、流传于昆山、太仓一带的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其它声腔和北曲的优点,又融入当地民歌的元素,革新、创制出了流丽悠远的“水磨调”,即昆曲。清初宋直方的《琐闻录》和叶梦珠的《阅世编》明确记载:“因考弦索之人江南自戍卒张野塘始”。张野塘,善唱北曲,素工弦索,以罪谪发太仓卫,为魏良辅所赏识,将女儿许配其为妻,使张野塘成为其改革、创制昆曲的得力助手。张野塘“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并改三弦之式”,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弦乐、管乐配置完备的丝竹乐队,为昆曲伴奏。至万历年间,回归故里的首辅王锡爵组建家乐,张野塘和魏良辅的弟子赵瞻云均为骨干,除演唱昆曲(曾首演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单独演奏丝竹乐,遂形成了吴中新乐弦索,即江南丝竹的雏形。自此以后的四百多年中,太仓民间丝竹演奏活动绵延不绝,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世纪之交,太仓市文化主管部门以创建“中国丝竹之乡”为抓手,积极做好继承和弘扬江南丝竹音乐的工作,他们牢牢把握江南丝竹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的特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江南丝竹活动和使江南丝竹活动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上下功夫。1999年7月成立了有22个团体会员、281名个人会员的市江南丝竹协会;各镇也以文化站牵头建立了分会,抓好镇民乐队、少儿民乐队和民间丝竹班社;全市百余个丝竹团队,近干人的丝竹队伍组织起来,形成了市、镇、学校、社团、家庭五路并进、城乡联动的格局。同时他们把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列为工作重点。几年来,先后举办了《太仓市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演奏赛》、《江浙沪江南丝竹邀请赛》、《江苏·太仓江南丝竹中外交流演奏会》、《太仓江南丝竹晋京展演》、《太仓江南丝竹赴宁汇报演出》等活动,基本上做到有一定质量一定影响的活动年年办,连绵不断。2004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太仓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一些著名的音乐家、演奏家和文化部社图司、中国二胡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领导、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的师生、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以及首都各界观众1100多人聆听了这场音乐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新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中央电视台还进行了录播,形成了一阵“太仓江南丝竹热”。此外,太仓市文化馆恒通民族乐团和璜泾小学民族乐团还先后出访了新加坡和香港。为了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他们特邀太仓籍著名作曲家张晓峰在采录到的流传在太仓的135首江南丝竹乐曲中遴选出10首进行整理、加工、编配。张晓峰先生以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作曲经验,使这些乐曲既保留了传统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特点和清丽悠远的韵味,又富有新的时代气息,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得到了业内专家一致好评,认为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为便于推广和交流,出版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CD、盒带和总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欣然为总谱作序。

    现在,传统的江南丝竹进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村、工厂、社区、学校、机关、军营、街头、广场、敬老院、幼儿园,处处可闻丝竹声;重大节庆、创建宣传、招商引资、对外交流、春节团拜、企业庆典、单位联欢以及寻常百姓家的婚丧喜事都少不了丝竹演奏;同时太仓江南丝竹的影响远播海内外,已悠扬成现代太仓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最近一个展示太仓江南丝竹的平台“太仓江南丝竹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