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盆景会不会成为富人的游戏

姑苏晚报 20060815 11卷013页

■郦樱、陈超

“六台山托一顶”为特色的苏派盆景,是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优雅、精致的苏派盆景历来受文人雅士和普通市民喜爱。不过,“玩盆景”正越来越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种种门槛使传统苏派盆景从普通人家中逐渐淡出…… 

    一株“坯子”十来万元

    盆景越来越“贵族” “从苗做起省钱得多,不然哪玩得起?”虽然收藏了不少“好货色”,但李为民的上万盆盆景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廉价的扦插苗等慢慢培育起来,个头多在10厘米左右高。他心爱的一盆不到1米高的“龙凤呈祥”(野生刺柏和海棠造景),光是其中的那株野生刺柏市场价格就要十多万,“现在玩得起大盆景的,只能是喜欢盆景的大老板。要不,就是园林里面收藏的。” “越是好的坯子(指还没有经过后期加工的盆景半成品)、越是野生的坯子就越贵,稍微能入流的都要十来万、甚至几十万元。”虎丘风景区管理处的谈秋毅是位家里不养盆景的“盆景迷”。他无奈地说,就凭普通人的收入,根本就玩不起:稍微有点体量的刺柏五六年前还只要几百元,现在市场上收购价多在3万元以上。

    培育成作品至少十年

    苏派盆景后继无人

    昨天下午2时许,李为民正在吴中集成盆景园为一万盆小盆景浇水。烈日当空,这么一轮浇下来至少得三四个小时,皮肤黝黑的他早已出了不知多少身汗。指着一盆虽然培育了5年、但还没有小拇指粗、只有10厘米左右高的黑松,他告诉记者,“从出苗到成为一盆作品,(培育一盆盆景)至少还得花上5年多时间。”

    回忆起20年前民间盆景的繁荣,李为民颇为感慨:那时苏州能参与全国评选的盆景作品中,70%都是普通盆景爱好者培育的;而现在,“苏派盆景在民间还能维持多久?玩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原材料价格越来越贵以外,费时、费力的培育过程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自称为“城市里的农民”的李为民告诉记者,花费十几年的时间,而且每天都要像照顾孩子一样来照看、“大年初一也不例外”,是盆景“后继无人”的重要原因,“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越来越浮躁了。(培育盆景)难赚钱、收入不稳定、太辛苦!”

    此外,城市的发展也使得盆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这么小的盆景,阳台上也可以摆上好几盆啊?”面对记者的发问,业内人士解释说:在阳台上,光照、空气、“地气”等并不适合培育盆景;而且要培育出好的盆景,就必须要有大的场地培育尽可能多的苗种。在这个盆景园内,十来个民间盆景爱好者可以免费使用场地设施,“要是真去租地方,几千块钱一亩,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如果没有丰富的种苗,苏派盆景要创新又是难上加难。

    如何守卫民间的苏派盆景

    记者了解到,虽然曾多次在全国盆景展上获得金奖,作为业内知名的苏派盆景工艺师的李为民还不是“国家级大师”。像他这样的苏派盆景民间守卫者,因为发表论文数量不够等原因,无法享受“大师级”的待遇。“没办法,总得先谋生吧?”李为民无奈地说,他出售一些刚刚培养出点模样的盆景,总有点舍不得;而且因为要照料这么多盆景,也客观上影响了专心创作,“太忙了,哪有空每盆都弄成精品呢?”据透露,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少盆景制作者不得不培育一些大路货,以尽快获得收益;而这对艺术创作极为不利,“缺少个性、无力创新,一个流派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爱好。”

    业内人士不无担心,加上不少民间盆景工艺师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售自己的作品,精品苏派盆景越来越多地流向外地、流向富人的私家收藏,“苏派盆景精品恐怕会成为富人的游戏。普通百姓能看到的机会越来越少。”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