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画魂

姑苏晚报 20160403 B第04版

■沈慧瑛



  2014年3月14日,我到上海征集苏州籍著名画家陶冷月档案,并在其子陶为衍先生的带领下,寻访淡水路上陶冷月故居风雨楼。走过长长的弄堂,七拐八弯,终于来到了八十多年前陶冷月居住的房子,他在这里读书作画会客生活,度过了近半个世纪。当年比较时尚的带有卫生间的公寓房,而今显得有点落伍。

  陶氏世家

  谱主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镛,更名镛,字咏韶,别署冷月,号柯梦道人、五柳后人、宏斋等。陶冷月的祖籍为吴县周庄(现为昆山),陶氏与沈、张、叶三姓为周庄著名的四大家族,而陶氏祖上陶煦、陶焘、陶然均为一代名士,享有极高的声誉。自太平天国运动后,陶焘、陶然先后离开周庄,搬到苏州城内孔付司巷居住。陶然是陶冷月的祖父,著名的词章家,拔贡出身,著有《味闲堂词钞》。虽然陶然在功名上没有更上一层楼,却培养了状元陆润庠,足以自我安慰一把了。陶然在苏州紫阳、正谊书院任教,纳何氏,生子陶惟垂。陶然在世时,大家族尚且富裕,但因庶出不承认何氏母子,然而当他离世之后,母子俩更不被大家族接纳,生活陷于困顿。何氏是位优秀的女性,她凭借刺绣和亲友接济艰难地抚养十岁的幼子,送他到轮香局(清代孤儿的读书处)读书,而陶惟垂不负母亲的期望,考取秀才。得中秀才后,母子俩始被家族接纳,由族长调停,嘱前房之子返还本属于他们这房应得的财产,然大部已被挥霍掉了。而陶惟垂得此遗产后却全部捐给族里的孤儿寡母,自己以教书育人,侍奉母亲,养家糊口。只为他深深品尝过困苦的日子。这种高洁的人品也影响着陶冷月,是他成为一代大家的基因。陶惟垂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吴县第一学区区立南区第一国民学校校长任上时,因积劳成疾而逝世,教育部长傅增湘赠以“尽瘁教育”匾额,表彰他的教育成就与奉献精神,沪、苏媒体竞相报道。
  陶家到陶冷月这代,或许没有丰裕的家财,却享受着优质的教育,陶惟垂教授陶冷月与哥哥《四书》《五经》,而哥俩也用功读书,就在那个时候,陶冷月的绘画天赋得以显露。小小年纪的他可以一坐几小时,不厌其烦地画,深得伯祖陶然的喜爱。陶然为吴中名画家,人称江东老画师。陶然授徒的画稿成为他临摹的作品,主要是清初“四王”一派。1906年,陶冷月考进苏州元吴县高等小学堂,由于成绩优异,两次跳级,两年后就毕业了。从陶冷月以后的人生道路看,这两年的学习对其成长十分有益,为日后绘画艺术融贯中西打下基础。当时的美术老师罗树敏教他们国画之外,还教写生、素描、水彩画。罗
  老师偏爱这个学生,曾以《水仙》扇面相赠。当时同在罗老师手下学习的吴湖帆、樊少云、颜文梁,后来都成为画坛一代大师。1908年,陶冷月进入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本科读书,眼界更为开阔,而清末的腐败没落促使年少的陶冷月很快接受新的思想,意欲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终因身材不高而未能“弃笔从戎”。民国元年,陶冷月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从此,他像其父亲一样从事教育工作,从小学、中学教员做到大学教授;又像其伯祖那样成为一代画家,作品受到世人的追捧。

  享誉画坛

  1912年,年仅18岁的陶冷月应吴县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校长潘起鹏之邀到该校任教,主要讲授美术、国文、及理科课目,同时他还兼任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私立大同女子中等校教师。教学之余,勤奋作画,静物、风景都是他擅长的题材,且开始学习油画,铅笔淡彩《村口》《苏州瑞光塔》,水彩《蜀葵》《绣球花》《蝴蝶花》《蟹》等作品问世。又设画社,收了十余名学生。
  1918年9月,经友人介绍到湖南长沙雅礼大学任美术教授,并兼任湘雅医院、湖南省立农专等学校教拳术。之后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陶冷月的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教学之余,他奔走齐、鲁、豫、晋,登泰山峨嵋之顶,泛舟潇湘七泽间,探幽揽胜,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民族民风及乡土人情都成为他写生的对象,从而悟出“以客观的现实为基础,而以主观的理想来完成”的创作思想,得出了“以造化为师,以古人为友,以吾心为法”的绘画心得。
  同学颜文梁与他来往密切,还在苏州教书时,他们经常一起到上海采购画册、画刊,提高艺术修养,又一起写生,切磋画艺,还将两人的水彩、国画团扇放在观前街裕昌祥玻璃店内出售,受到市民的欢迎,两个年轻人初露头角,陶冷月的画作开始引起社会的注意。1919年起参加颜文梁等人发起的苏州画赛会,后来苏州画赛会改为苏州美术会,陶冷月每届都送作品参加。画赛会“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为宗旨,时间为每年元旦至当月十五日,一共举行二十次。第一届开展那天,顾颉刚与叶圣陶同去观赏,顾颉刚对陶冷月的画作称赞有加,在日记中写道:“陶善镛(咏韶)君之山水大幅,以中国楮墨,开欧洲画境,雄伟苍老,气魄为我全会冠”。从顾氏的话中,可以看出陶冷月的画作融贯中西艺术。那年,陶冷月的油画《秋塘晚眺图》及水彩画《花鸟图》发表在《小说月报》第九期第五卷上。陶冷月的画从学清初“四王”开始,进而又上追元明黄公望、王蒙、沈周、文征明诸家,打下坚实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功底,而花卉画则继承了徐渭、恽南田的风格。陶冷月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精华,又学习西画中的透视、设色、明暗、质感之法,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冷月在学习与实践中探索,比较中西绘画的优劣,认为“西洋画之优点,适合于再现自然之美,是科学的,写实的。写实则象真,是其长。乏空灵的意义,是其短。若国粹画则切合于个性之表现,是理想的,精神的。发表文艺的个性,是其长,放浪不羁甚有无画理者,是其短。”大力提倡“美育”的蔡元培为《冷月画集》题签、题辞,对其画作评价甚高,称他为新中国画的创始者,特色在于能够“兼收两方之长,而创设新体,亦有志者当所为。”欣然赠联:“尽善尽美武韶异,此心此理东西间。”1926年6月15日,由范烟桥与赵眠云等人出资创办的《星报》正式发行,第四版登载了社友陶冷月的画作润格,这篇润格文字由蔡元培书写,全文如下:“冷月先生夙精绘事,先氏榘矱海外见闻,分别研练,各还其是,近进一步互取所长,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苦心融会,尽化町畦,生面别开,知音非寡,为写润格,以便应求。扇面每页十元,堂幅四尺以内每方尺十元,四尺以外每方十五元。”蔡元培的褒奖与鼓励鞭策着陶冷月在绘画的世界里驰骋。
  他与故乡苏州的文坛联系密切,星社是他们的组织,《星报》是他们发表作品的阵地,郑逸梅、程小青、周瘦鹃、范烟桥、蒋吟秋都是他一生的挚友。1937年,蒋吟秋举办了近代史上有名的吴中文献展览会,陶冷月提供两幅画作,一幅为《金鱼》,画上凤尾、堆玉、珍珠、水泡眼、美人红裙等数十种鱼,另一幅是题为《祝融观月图》的月景山水画。画雪画月是他最擅长的,画雪注重表现雪的明暗质感,具有清朗、厚实和疏松的韵味;画月,则达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冷月之名,名不虚传。苏州老乡、章回小说作家程瞻庐评论其作品:“每作空山悬瀑、野岸停舟,恒缀冷月一丸,而其意境清隽可喜。”

  民国写真

  1920年陶冷月在雅礼大学举办个人画展后,又在南京、上海、河南、重庆等地举办画展,但在苏州举办的次数最多,达九次。陶冷月的画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声誉,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东京书画会、美国费城博览会,英国泰晤士报、大陆报以刊登他的画作为荣。现他的作品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文史研究馆、苏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及藏家所收藏。以前只知道陶冷月以画成名,不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摄影爱好者。陶冷月身后留下了近800张摄影作品,这些民国写真为我们留住了上海、苏州等地的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也为民国摄影史以及摄影与美术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15年,陶冷月诞辰一百十周年之际,复旦大学教授顾铮编著的《取景神妙——陶冷月民国写真》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上海文史研究馆举办了《陶冷月民国写真展》及座谈会,以作纪念。
  陶冷月的档案意识很强,部分照片上还有拍摄年份以及精心设计的图案化签名,比如1925年,他到长沙接妻儿回苏,故地重游,拍摄了一组长沙照片,这些照片成为见证民国长沙的写真。家乡苏州自然是他聚集最多的地方,上世纪二十年代苏州的狮子林、留园、虎丘、石湖、光福的寺塔、桥船、假山、城墙、农舍、梅花,还有扒柴草的老妪、拈河泥的农民、太湖的风帆都定格在陶冷月的镜头前。称其为民国写真,一点也不夸张。这些照片除展示风景之外,也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如从名为苏州《横塘亭子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桥墩上贴着香烟品牌“哈德门”的广告招贴;在另一张《横塘彩云桥》桥墩上,则张贴着“胥门大日晖桥开河筑坝船不通行”的文字告示。横塘亭子桥已不复存在,我们已无法探知当年的情形,从陶冷月的照片中可以了解桥梁作为江南水乡交通手段,在民国时期已然成为了“传播商家与公家信息的载体”。
  按常人思维,陶冷月拍照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临摹,但他生前对陶为衍说:“照照片画是画匠,看照片是回到当时出游的的意境”。话虽如此,但“照片中所保留的景色以及他保存于画面中的‘意境’,则有可能成为他在营造画面、提升画面意趣时的某种视觉保障”,顾铮教授如此评论。游历增长见识,也能触动创作激情。1928年,陶冷月与教育家邓胥功游览常熟,拍摄了多张古桧图片,后来他创作了《古桧图》,说明了与邓同游虞山的往事,并题写:“翠荫婆娑,独立危崖,不经品题,并无盛名,其树中之巢、由耶?抑英雄之未遇于时者耶?爰为图之,以待知音。”他将古桧比作遗世的巢父、许由,也表明了他的心志。抗战爆发后,他闭门谢客,不与日伪合作,表达了一个画家的气节。
  陶冷月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又接受西洋的文化艺术,融会贯通,创新发展,才有了他的艺术成就。虽然他已离开我们,但冷月画魂今犹在,依旧影响着一代代追求艺术的人们。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