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双面秀”

姑苏晚报 20040703 一卷90页

■张云霞

多年前,就有联合国专家放言:最像中国的城市是苏州。一位外地人一进入苏州古城,便为粉墙黛瓦的风韵吸引住,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非比寻常、有个性的优稚城市”。  

    苏州,因为几十年来怀着对古城的尊重,将现代的建筑风格集中到古城的视线以外,从而形成“古典与现代比翼齐飞”的城市风貌,避免卷入中国城市“大江南北千城一面”的命运。  

    从2001年至今,苏州市区相继进行了古城外道路建设、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东西南环高架快速路建设、平江路以及山塘街历史保护区风貌保护工程、古城三纵四横四段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时至今日,路畅了,绿意浓了,古城古色古香的韵味更足了。古城内公交站台、廊桥、路灯、交通指示牌都是精秀雅致的款式,甚至于快慢车道的分隔栏也流露出古典细节。

    现在,行走在护城河边的莫邪路上,时常瞥见点点皮滑艇在水中央争渡,三两艘明瓦飞檐的画舫载着游人乘风徐行,这幅画面在几年前是没法想像的。

          护城河的风风雅雅

    在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于2002年5月24日动工之前,苏州的这条环城河还是一条货运航道。环古城河的环境改造将其定位在“历史画卷、绿色项链、水上游线”,随着一期工程于2003年7月竣工,货船从环城河彻底退出。现在清波荡漾的护城河,属于游客,属于皮滑艇爱好者。这一姑苏城原来的背面,到处都是破旧厂房、仓库、码头,经过两年多的辛苦营造后,绿色项链串珠成线,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水城·风姿绰约

    古老的河道,生生不息的水流,两岸绿意盎然。沿护城河建起的一条环护城河的生态绿带,60%为绿色地带(包括水体),既可起到涵养水体的生态功能,亦是打造黄金游线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平均500米左右便有一个景点。  

    水城苏州当然离不开桥梁的沟通,中国城市中桥梁最多的是哪一个,答案是苏州。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桥风姿优雅,是苏州的财富,它们是金山石料用糯米膏石灰砂浆砌筑而成,连桥基都是木结构的。如果沿环古城河游一圈,你会经过多少桥?细数一数,大约至少有15座桥梁。它们横卧在历史的河流上,从元明清,一直到近当代,每一座桥梁就有一段故事。

    在环城河一带的道路改造中,为了保护古旧桥梁,保留这—带的历史遗迹,南门路呈现出意味深长的“双桥”现象。它们双双地横卧于护城河上,一个写满历史的沧桑,不再承担任何交通的职能,单纯地成为画家笔下、人们眼中的风景;另一个则宽阔而厚重,饰以端庄的花岗岩石,从老桥手中接下承载滚滚车流的重担。

          古城·雅致庄重

    环城河是一幅历史画卷,这些古城墙、古民居、古建筑往往被设计成—个景点的主体、旅游视线的焦点、环境烘托的中心。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环古城的历史遗迹景点非常丰富,有耦园、旧城堞影、苏州洋关、土城墙遗址、日本领事馆旧址、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鸿生火柴厂、胥门、阊门。

    在护城河东南湾内侧、觅渡桥对岸,我市建起来一段城墙,这处景观叫“旧城堞影”,是环古城河两岸完全新建的一段城墙,但是所用的金砖大部分是在相城区陆慕、太平的御窑定制“作旧”的石料。苏州的外城河本来就是城墙,历史上起着军事防御作用,而今天重建这处城墙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景观。在觅渡桥以南,这里是近代苏州洋关的所在地,一个“洋关公园”新景点已在设计之中,该景点将围绕“苏州洋关”这一历史遗迹建造一个西式园林,其中将移建一些欧式建筑。

    胥门,正对着环古城河,与第28届世遗会的主会场隔河相对,一座伍子胥纪念园坐落在城门的西北处。苏州的始建者伍子胥与胥门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将伍子胥纪念园建在胥门外有着很深的含义。为了修复胥门城墙,原有的红砖、水泥制品等现代的建筑材料这次被全部清除,取代以作旧的青砖。考虑到伍子胥最后是“斩首”而死,他的雕像除了有全身立像外还有头像,皆由雕塑大师钱绍武设计,这位出将入相的伟人像将像守护神般伫立在护城河岸。

    阊门城墙是环古城西段的重要景点,我市以残缺不全的形式在外瓮城遗址和内瓮城遗址上修复城墙,高度在15米至2米之间,新建的城墙是“空心”的,西中市路边上那处“断城门”纹丝不动地被保留在新建城墙的内部空间内,新城墙上会特意开个门,让游客走进去看历史遗留下的古城门的真面目。2004年6月,受人瞩目的老阊门陆城门重建工程完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建的城门外表封有4.5万块仿古城砖和近5千块石头,看上去不但高大雄伟,而且古朴自然。

    一座美丽的城市当然也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城市,蓝天、绿叶、清流都是美丽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交通的顺畅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两年,苏州在古城框架不能轻举妄动的前提下,动足了脑筋解决交通疑难问题,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交通脉络。

          交通阵痛悄然消失

    经过两年来分期、分阶段的交通“手术”之后,苏城道路改造终于“尘埃落定”,不论是骑自行车的,还是开汽车的人,苏州市民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路,好走了,也不那么堵了。

    让我们再来追忆苏州城市道路建设的脚步:从时间上看,广济路;南门路的旧影显得那样狭窄、凌乱,与今日之新貌相比恍若隔世;从空间上看,一个“里应外合”的道路网络铺展开来。  

        古城内:既美观又实用

    没有人会忘记,2003年上半年,市区人民路、三香路、干将路同时进行改造,苏城的交通承受起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市果断对三大主干道动手术也是迫于“形势所逼”,这个“形势”是人多、车多,道路的通行能力不断下降,交通堵塞发生频率偏高。再往深处说,是苏州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更多的人流与物流,使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道路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需求了。

    今年6月15日,三纵四横四段道路改造工程中的最后一条道路——南园南路改造全面完成。标志着历时8个月的城区三纵四横四段道路改造工程圆满竣工。通过交叉路口渠化、拓宽以及公交站台港湾式处理,有效解决了古城交通关键节点的不畅,同时,这些道路还以古色古香的形象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三纵四横四段”改造后路灯的照度,平均提高了125倍,使古城的夜晚更亮。同时,古城区还增设1400只新型垃圾箱,方便市民和游客。

        古城外:大手笔为古城减负

    6月28日,西环高架路、东环高架路、友新立交组成的快速路系统宣布正式通车,从园区到高新区只需要15分钟。一个现代化的交通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苏州人都觉得,这条内环快速路在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也使苏州这座城市增添了大都市的味道。

    内环高架路都是双向六车道,没有红绿灯,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而这在市区地面道路是没法实现的。我市建造内环高架快速路的目的就是能够分流进入古城的车流量,将穿越古城的车流改为绕道行驶,从而减少古城道路的交通压力。由南门路、莫邪路、东汇路、平齐路、平四路、广济路、阊胥路、盘南路形成的环古城道路是古城外的一个“圈”,它的职责也是截流进入古城的车辆,以缓解古城的交通压力。

    附:2001年至2004年6月苏州城建记录不完全档案:  

    2001年12月26日至2002年10月8日,苏州官渎里立交全线通车

    2002年5月24日,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在南门路正式启动,2003年7月28日,环古城二期工程宣布继续推进

    2002年6月18日起,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启动,2003年9月23日,山塘街历史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二期启动

    2002年11月18日至2003年1月31日,人民路完成乐桥至饮马桥的改造

    2003年2月8日至6月10日,人民路完成全线改造

    2003年2月23日,平江路风貌保护工程启动,该工程的范围为南起于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的平江路两侧

    2003年2月28日,南环高架开工

    2003年9月13日,我市宣布正式启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十大工程”和“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十大工程”  

    2003年9月13日,古城区的“三纵四横四段”共计30条道路开始分期综合整治

    2003年9月23日,东西环高架快速路宣布正式动工

    2003年10月7日,苏州荣膺“国际花园城市”

    2004年1月13日,苏州正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4年5月28日,由东西南环高架路、辛庄立交、友新立交、官渎里立交组成的苏州环城快速路竣工通车

    2004年6月15日,随着南园南路的改造完毕,“三纵四横四段”综合整治完成了绝大部分的道路工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