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湖双面绣成收藏精品──图案不再是“小猫小狗”工艺越来越来讲究

苏州日报 20041019 二卷9页

■吴秋华

“镇湖双面绣在昨天开幕的首届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大出风头。”记者在高新区采访,听到这句话时十分疑惑,“双面绣?就是那种绣着小描、小拘图案,放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木头架子上,卖几十块钱一个的那种?”镇湖苏绣艺术馆馆长张锦峰哈哈一笑,“那是老黄历了,现在镇湖双面绣换新‘面孔’了,不仅绣品本身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还用上了玫瑰紫檀木精雕的绣品架,端庄大方,已经成为上档次的收藏品了,身价也不一般了,每个卖到1800到2500元,在海外市场更受青睐。”

    原来镇湖双面绣“凤凰涅槃”了。在镇湖苏绣艺术馆里,张锦峰告诉记者,第一代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风光一阵后随着市场恶性竞争越做越滥,绣品题材单一,不是小猫就是小狗,绣得电很粗糙,绣品架从最初的红木变成普通硬木,90年代中期这种双面绣产品几乎没有人买了,批发价格20元一个;第二代产品是过渡产品,绣品本身没有大的变化,绣品架变成下方的,这种简单变化自然改变不了双面绣的命运,由此双面绣一蹶不振,直到去年下半年第三代双面绣在经过全新的洗礼后诞生,让双面绣获得了新生。

    仅从外观看,新的双面绣就显得十分大气,玫瑰紫檀木经过传统工艺的精雕,本身就是一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作为绣品架,更是衬托出双面绣的精致。绣品本身看上去也更逼真了,色彩更柔和了。中国工艺刺绣名人、镇湖绣娘梁雪芳说,以前在尼龙面料上刺绣,时间长了,绣品就毁了,现在在真丝上绣,不仅效果更好,保存时间也长了;从粗平绣到精细绣,绣法的改进更是提高了双面绣的艺术价值,现在的绣品题材十分宽泛,从动物、花草到风景、人物,同时绣娘临摹用的图画从普通的工笔画变成了油画、摄影作品,由于此类作品画面层次更具立体感,因此现在的绣晶颜色更丰富了,自然对刺绣工艺的要求出更高了。

    张锦峰说,新的双面绣是苏绣艺术的回归,市场正在逐步打开,虽然目前销售量只占到双面绣总量的十分之一,但销售金额已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