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上到桌上 砖雕兴起精巧风

姑苏晚报 20161230 b第04版

■蒋洪忠

  国色天香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此砖雕作品抓住了牡丹花富贵之姿的特点,将其呈现在一圆之中,华丽又精致。作者 蒋洪忠
  作为古建筑雕刻中一种颇为重要的艺术形式,砖雕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尤其是面对当下现代化生活的日新月异,它的流行趋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庞大、宏伟等特点,转变为巧、精、神。从进院见墙,慢慢演变到桌上见“砖”,作为新型文玩摆件,丰富了文房雅玩的内涵,现代化砖雕兴起了精巧风。

  在吴中区木渎镇采烨砖雕,记者见到了一直忙碌不停的总经理蒋洪忠。作为一直坚守在砖雕行业的砖雕艺人,蒋洪忠坚持一手传承一手创新,传承的是技艺,创新的是形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他觉得,为人而服务的技艺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当下社会的前进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的建筑也经历着“新与古、洋与土”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错。以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代表的新式建筑,冲击着以砖、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传统中式建筑。传统的中式建筑如亭子、廊、水榭、照壁和庙宇等都渐渐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高楼大厦。而材料及样式西式化、现代化的建筑,很少甚至几乎不使用传统的、中式的砖雕来装饰点缀,尤其是小区等新式居住建筑成为主流后,更是没有传统砖雕的用武之地了,这意味着砖雕艺人要思变。
  他指着一幅镂雕作品《喜上眉梢》说,砖雕近年来的流行趋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单独的影壁、门楼等变为整个园林中的点缀之物。这就意味着砖雕必须考虑与整个院子的相互协调,在最有限的空间内做出最精妙的配合,以达到一种“相映成趣”的效果。虽然这限制了砖雕的创作,但这也给了砖雕另一种启发,砖雕就必须做巧、做精、做神。“做巧,就不能再像之前单独考虑砖雕的样式图案,而要考虑整个环境的协调,使之能成为‘点睛之笔’。做精,必须要求整个雕刻技法的进步加强,由之前的‘大刀阔斧’变为现在的‘精雕细琢’,这无疑会加长时间的运用,但这也是无可避免的。做神,更多的是需要工匠们静下心来仔细体会每一幅作品,只有保持着一颗‘匠心’才能有传神的效果。”蒋洪忠说,比如砖雕漏窗就是园林里的点睛之笔,也是现代生活发扬传承的精巧之作。叶圣陶曾说,“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这里所说的各式
  镂空图案就是砖雕漏窗。
  蒋洪忠的儿子蒋依丰是采烨砖雕的艺术总监,大学毕业后回家子继父业的年轻人,就这样钻进了尘土飞扬的砖雕车间,学技艺学设计,他最喜欢的砖雕作品是砖雕屏风。“砖雕屏风不仅仅是单独的砖雕艺术,而是和木雕相结合。在普通木屏风的基础上中间主题雕花由砖雕代替。”蒋依丰说,比如这幅《万事如意》砖雕屏风,将整个屏风的规格减小,使得整个作品变成一个可以“把玩”的工艺品。“如意做成灵芝形或祥云形,以形寓意,有称心如意的意思,与多个柿子组合,表示‘万事如意’。这个作品有木雕有砖雕,其工艺价值完全代替实用价值,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砖雕的巧、精、神,因为在这么小的地方完成雕刻,需要的是更精细的刀工和汗水。”
  蒋洪忠说,现代化生活的革新让砖雕艺人们感受巨大的压力,但也并非没有好处。那些看似对砖雕而言都是不利的因素,也正是促使着雕花匠们更要沉下心完成创作的动力,这何尝不是一次机遇呢?目前,他除了做好创新产品,经常参加一些砖雕创作艺术与设计大赛,与同行们同台竞技切磋。此外,依然坚持把好技艺关,他说,形式可以创新发展,技艺依然要坚守,尤其是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的特点要靠匠心精神传承下去,让流传了数百年的砖雕技艺在新的时代也能大放光彩。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