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范仲淹府学图》

苏州日报 20060321 九卷021页

■陈荣伟

□陈荣伟

    苏州城西的天平山是我国四大观枫胜地之一,不仅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于世,更因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范仲淹而誉满天下。去年枫红菊香之际,又一反映范仲淹教育思想的大型木雕“范仲淹府学图”在天平山麓的白云古刹落成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史称为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从先祖唐丽水丞范隋起,举家从陕西迁往苏州,范隋死后葬于天平山,其坟至今还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曾祖、祖父和父亲三代都曾在江南一带做官,去世后也都葬在天平山。北宋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因其祖坟在天平山,遂奏请天平山下的“白云庵”为“功德香火院”,意在用香火钱护山育林,保护管理其范氏祖茔,宋仁宗准奏并以山赐之,从此,天平山为范氏家族所有,也使天平山与范仲淹结下了不解之缘。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道中落,但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国计民生,为政清廉,刚直不阿。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热心兴办学校,并以他的远见卓识,多次向仁宗皇帝阐述兴办学校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他从政30多年,所到之处,几乎都有他创办或热心扶持的学校,其中苏州府学文庙(现苏州中学)就是范仲淹捐地创建的,成为宋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

    范仲淹46岁那年,由睦州徙至苏州,历经半生奔波的他,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于是他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安家,当时风水先生认为那是块风水宝地,今后必定子孙兴旺、卿相不断,范仲淹听后认为:“只是我家富贵,哪比得上天下有志之士在此受教育,那富贵将是不可估量的。”于是他慷慨献出这块宝地,在这里修建了府学,这就是苏州府学文庙的由来。建成后的府学规模宏伟,范仲淹还聘请当时教学有方的名儒胡瑗担任教授。范仲淹认为,国家之患,没有比缺乏人才更为严重的了,国家有了贤杰的人才,才能兴旺太平,这就是他办学的初衷,也是他倾毕生精力孜孜以求的原因。在他上书仁宗皇帝提出的十项改革措施中,有一项就是兴办学校、改革科举,这次改革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的支持下,苏州府学名冠东南,其影响直射元明清三朝,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

    “范仲淹府学图”所反映的就是范仲淹当年办学的历史场景。该图采用传统深浮雕的手法,高、宽各3米,由5块黄柏板组成屏条通景式画面。图由苏州美术馆一级美术师顾曾平设计,为了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宋代府学的内容和场景,设计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走访了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叶瑞宝先生,前后化了四个月的时间设计初稿,又经多方征求意见,才最终定稿。由于画面较大,对板材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变形和伸缩,因此在板材的选择上也化了不少的功夫。经过多方寻觅,终于在横泾木材市场找到了比较理想的黄柏木板,经过香山工匠半年多时间的精雕细刻,“范仲雕府学图”终于圆满完工。

    府学图雕工精细,线条流畅,色彩柔和,古色古香,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全图由捐地建府、名儒授课、尊孔祭孔、仪礼音乐、崇文习武、精学四书、金榜题名等7个场景组成,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宋代府学的内容和规模,充分体现了范仲淹作为杰出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迫切之心和远见卓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鼓励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造就了历史上众多的先哲伟人,直到现在,这种精神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范仲淹府学图”不仅仅为天平山增添了一处新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的一页。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