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灶面

苏州日报 20161104 B第02版

■老凡

  “红油爆鱼面”,即为大名鼎鼎的奥灶面的代表作。几十年前,还尚属玉峰山下“奥灶馆”的一碗特色面,直至上世纪50年代名声才逐渐在苏、沪等地开始传响。近年来,名声更是势不可挡,上至五星级的大酒店,下到几张桌子的小饭店,至少有一半多把它当作菜单中首推的点心,“奥灶面”几乎都快成了苏州一碗面的形象代言人。
  昆山人制面历史由来已久,堪称苏州面中之翘楚。早在南宋年间,昆山的“药棋面”就已经天下闻名。成书于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玉峰志》中有这样记载:“药棋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将面条脱水成干,耐保存,易携带,可以运到远方,寻常的食物改良为馈赠礼品。
  在清末民初成书的《昆新两县续补合志》也有所记:“鸭面,西门面肆所制最佳。有鸭脯一方,加面上,名‘鸭浇头’。邻境多市以饷亲友。”稍晚成书的《巴溪志》也说:“鸭面系冬令朝点之美味,与昆山西门煮法相同。先煮鸭脯,以鸭汤漉面,盛大碗,使汤多于面;切鸭脯加面上,名曰‘浇头’,鲜肥可口。旅游巴地(今昆山市巴城镇)者,咸喜食之。”可见昆山一碗面的历史脉承,绝非别地能及。有可能是昆山周市麻鸭品质优良的缘故,所以昆山的一碗面似是以“鸭浇”著称,而非今日之“奥灶面”。
  至于奥灶面的成名史,在《昆山商业志》有记:“奥灶馆,前身是天香馆、复兴馆。天香馆创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复兴馆创店人陈秀英,小名康妲,嫁于颜门为媳,故又称颜陈氏。颜陈氏原是地主赵三老太家的绣娘,擅长刺绣和烹饪,深得主人喜爱,后赵家将债户用以抵债的天香馆小面店赠与颜陈氏,让其自谋生计。”由于颜陈氏用心经营,口味独具一色,尤其是一碗红油爆鱼面其味鲜美,深受食客赞誉,社会上不少名流专程前来品尝,一时间生意大旺,小面馆遂成名店。结果引来了周边店家的妒忌,诬传复兴馆为“鏖糟馆”,(鏖音ao,方言,鏖糟,意为龌龊,不干净),更有甚者,诬指面馆在面汤里放有老鼠尾巴。
  1956年公私合营,旧名“鏖糟”是否继续适用便成了一个大问题。时任玉山镇党委书记戴燕梁专门召集会议商议后,决定取用谐音,改店招为“奥灶馆”,意指奥妙在灶头。新店名使得传统特色的面点更具新意,上海《新民晚报》率先刊登这一消息,百年老店迎来又一春,“奥灶馆”顿时名声大噪,凌晨赶来品尝面点的人越来越多。原来的一开间门面,七只靠壁桌,一副“三眼一发”稻草灶的规模显然应付不了火爆的生意。1959年10月在政府扶持下,移馆至半山桥南堍,店堂扩大三倍,砌建大的四眼煤灶,增加一倍座位,缓和了一下供需矛盾。同年,颜家后裔嫡子颜连生和现特级厨师徐天麟,精心烹煮“红油爆鱼面”送往北京,受到好评。
  曾有幸拜访过奥灶面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刘锡安先生,并从他那里见识到了一碗汤鲜味美的奥灶面,原来全出自于道道精细的工艺。
  奥灶面之贵首先在于红油,选用当年的新菜籽油,经过熬煮煎氽爆鱼后,使之原本色呈黄膘的菜籽油变成了鲜艳夺目的酱红色,由于油中吸取鱼体和酱汁葱姜香,又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菜籽香,所以和一般煮面之油相比,具有其独特的鲜香。其次就是充作面浇的爆鱼,采用的是鲜灵活跳的出自于双洋潭或是阳澄湖的肥嫩青鱼,既不能大又不能小,五斤左右为准,若遇酷热鱼缺,宁可停供,也不用杂鱼充数。宰杀时鲜鱼不落地,保持清洁,下刀厚薄均匀。制作时,先将切好的鱼片放入酱油、白糖、曲酒以及葱姜香料配成的卤汁中浸入味,然后再以旺火大锅氽至棕黄色,嫩度适宜,两次烩锅,冰糖烩煮,陈酿取香,色泽棕红,浓厚鲜香。俗话说“演戏靠腔,厨师靠汤”,红油爆鱼面的汤水也即红油汤,所用的物料均取自于活青鱼的黏液、血鳞、鳃,加水投锅煎煮后再与爆鱼的油汁勾兑成红汤,因而也有人称奥灶面的总根是青鱼。面条选用上好的精白粉,反复揉捏出韧性后,擀成面皮后再用利刃切成绝细的面条,面条的刀口处有细孔,以使鲜味得以渗透入面身。虽说现在都用机器制面了,但老字号的奥灶面馆中,都有专门的打面老师傅亲自操刀,打出的面条依旧是根根雪白如银丝,煮成捞入碗中,细腻滑爽,软糯有劲,油不粘碗,丝毫不输当年的手工面。除此之外,奥灶面的“烫”也是特色之一。面要烫,投锅煮面时水大透足,少投勤捞,保持水清,捞出后直接入碗不在温水中过;配制好的面汤始终放在铁镬中热着,盛入碗中,貌似不见有热气,但吃进嘴里,一不留神就会烫着嘴,因为滚烫的红油把面汤中的热气都压住了。再加上碗烫和筷烫,五烫合一,这也是奥灶面的特色。

  □老凡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