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挤船图

苏州日报 20040802 一卷16页

■陈望尘

在前人笔记中读到“盘门挤船图”这几个字,心里便一动,觉得这画名特别生动,题材也独到。从画名可知,《盘门挤船图》应该是一幅形胜的画,风格应该与《清明上河图》类似。这幅无法谋面的古画,引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创作这幅画的心态是不言而喻的―――这位佚名的画家,肯定是被苏州城南运河中过往船只的闹猛景象所感动,才有了创作的冲动。引人入胜的是,这幅业已湮没的古画,所描绘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姑苏八城门之一的盘门,京杭大运河环抱城垣,自北而南绕城而过。从这里登舟,溯河北上可直达京城;东去经江浙咽喉吴江,便入浙江;往西可进入太湖。自伍子胥筑城至今的2500年间,盘门始终是苏州古城西南的交通要道和重要屏障。 

    《十斋养生录》的作者钱大昕,有幸见过这幅画,他显然也被图中情景感动了,“市肆林列,肩摩毂击,百货充盈,行人如织”,区区十六字,南宋姑苏城南之繁华便跃然纸上。可是,有意无意间,钱先生却忽略了“挤船”场景的描写!虽说不无遗憾,我的兴趣却不减反增。从小就在苏州城南的运河边长大,那里的情形我再熟不过。说起来,这盘门外的水环境还真是复杂,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流淌到这里,顺着古城墙之势突然打了个急弯,折向东行;这时又分出一股水流涌进盘门的水城门,湍急的运河在那个叫做石家湾的地方,硬是盘桓出了一处颇壮阔的水面;淌过吴门桥之后,河水又分成两股:主流沿城墙向东直奔杭州而去,其支流则斜向东南另成气候,这样复杂的水势,恐怕也是引起船只拥挤的重要原因。 

    当然,引起拥挤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过往的船只数量太多。史籍记载,唐之后的盘门,逐渐繁华。南宋尽管外患不断,但苏州人作为当时江南的经济中心,却是繁盛得史无前例。这从范成大的《晚入盘门》中可见一斑:“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轻裘骏巴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只需体味一下诗中那“万窗灯火”、“轻裘骏马”的意境,南宋盘门的情景便跃然纸上。可是,盘门外的运河中,是怎样的一幅挤船景象呢?这个问号太刺激想像力了! 

    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传统的水运业在苏州的经济发展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自隋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的千百年中,苏州城南运河这段“黄金水道”中,曾经过往过多少忙忙碌碌的船只!然而,按照黄金水道的宽度,来来往往的船只好像还不至于引起挤轧吧?可惜后生也晚,无缘看到《盘门挤船图》! 

    后来,无意中却看到了与《挤船图》题材相近的《盛世滋生图》,才恍然,所谓“挤船”,并非我所理解的因拥挤不堪而且堵塞,却是形容城南运河中的大小船只之多―――长年累月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从画面可以看到,除左上角为盘门城墙的西南一角外,三分之二的画面中居然挤挤挨挨画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你看,仅泊在石家湾城墙西侧一角的大小船只,就不下三十艘,船上人物或忙活或休闲或隔船大声说话。更多的船只则穿过吴门桥,顺京杭大运河往东而去,也有许多船只正扯足篷帆,由东向西直奔吴门桥而来。在纸上,那不过是画家笔下的若干墨迹,在画中,那就是点点帆影,在现实生活中,那很可能就是往京城运送漕粮的百吨官船呢! 

    有趣的是,图中的吴门桥,并非我们所熟悉的盘门三景中的那座单孔石拱桥,却是一座三孔拱桥。这样制式的桥,桥洞较之单孔桥洞,要小得多,船只经过必须落篷扯篷,忙碌不说,船速是肯定要放慢的,大点的船只,过桥洞还得十分地小心,这大概也是盘门外河道常常拥挤的一个原因吧。清同治以前,屡经废兴的吴门桥一直是三孔制式;直到咸丰十年,那座三孔石桥在太平军与洋枪队的激战中被毁,清政府才在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建造了这座吴中第一高度的单孔石拱桥。吴门桥拱顶距离正常水位超过九米,这个高度,扯篷的船只一般不用放下船桅也能安然通过。这样的设计,显然是考虑到了缓解船只拥挤的因素。 

    以今人的心情向往南宋的盘门,城南的运河,不过是好奇;如今,京杭大运河的这段黄金水道两岸,作为“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中的“旅游船舶水上游专用管制水域”,苏州市政府已经对来来往往的船舶实施禁航,苏州城南的运河段变得宁静了,优雅了;昔日盘门喧闹的挤船景观,已经与《盘门挤船图》一起,演化成史料中的一段文字。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