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幽香今犹在

姑苏晚报 20051212 四卷125页

■戴云亮

清人《在园杂志》讲到明清宫廷用扇(折扇)“其扇骨有用象牙者、玳瑁者、檀香者、沉香者……”说明在明清时的制扇艺人就用产于印度的檀香木来制成扇骨,取其杏黄或蛋黄色泽,尤其是特有的幽香香味,配上或绢或纸质的扇面,成为一柄香气馥郁的檀香扇。

    苏州檀香扇的生产,可以说是在民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手工艺。1920年左右武进县定西乡“张多记”在苏州开设扇子铺坊,产品行销长江流域。制扇艺人从截劈、磨光扇骨到制成扇子,要经过十三道工序才完成。“张多记”的生产方式是把扇料发给作坊附近的居民加工制作,计件发给工价。同时“张多记”等几家作坊开始生产檀香扇,在扇骨上雕刻钟鼎、甲骨文字和一些花鸟图案,产品远销四川、河南和山东等地,但制作工艺落后,做工粗糙,销路不是很畅。

    当时杭州的“王星记”是江南著名的扇庄,这个扇庄由制作高档黑纸扇的名手王星斋于光绪元年(1875)创办。由于“王星记”扇庄在设计、制作上选料讲究,工艺精湛,花色时新,产品在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获奖,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或作为皇帝回赠外国使节的珍贵礼物,声誉大振。在光绪十九年(1893)前后,王星斋在上海、北京、天津、济南、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分庄,进一步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至于有“天下第一扇庄”之誉。大约在1930年,“王星记”选择了几种在国际市场上热销的日本绢面女式扇做样品,交苏州“张多记”仿制。“张多记”即按照要求以檀香木为原料,依样加工生产。日本女式扇,扇形偏于纤巧,玲珑精致,加上苏州艺人的心灵手巧,从此苏州檀香扇的制作工艺有了进展,产品有绢面和纸面两种,销路逐渐打开,檀香扇的制造铺坊也增设到六七家之多。

    最早的檀香扇式样,因为用三十根扇骨,故称“三十方”。后来式样增多,杭州“王星记”还别出心裁地以杭州风景名胜来命名,有“西泠”、“双峰”、“玉带”等名式。

    抗战时期,日本扇大量进入中国。日本短骨折扇,在扇骨上采用化学和电烫钢模烫花等工艺,比苏州檀香扇美观而价廉,而成为市场宠儿,苏州檀香扇制作业遭受沉重打击,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檀香扇铺复业,开始有了新的气息。当时上海的“王星记”扇庄专门发展烫花檀香扇。在上海“王星记”的影响下,苏州制扇作坊也起而效仿,檀香扇的烫花工艺迅速发展起来。但内战时期物价飞涨,进口的檀香木更是价格昂贵,成本增加而购买力下降,产品销路日窄,式样呆板,做工粗陋,花样很少变化,至解放前夕檀香扇手工业生产已奄奄待毙。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