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井中奇书

苏州日报 20151204 B02版

■俞正阳


  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农历十一月初八,水乡苏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情,由于久旱不雨,城里的许多水井水位大幅降低,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居民争相打水的局面。位于城内东中市承天寺内,有一口年代久远的古井,平日里井水一向丰沛清冽,可如今水位竟也下降得快见底了,这可急坏了全寺的僧侣,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觉得干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他们选出一位年轻力壮的僧人,让他下到井底再往下挖几尺,兴许还能多冒出些水来。
  年轻僧人下到井底,借着微弱的烛光拿起铁锹用力往下挖,突然他感觉锹头碰到一个硬东西,挖出来一看,那东西形似大盒子,沉甸甸似乎由生铁铸成,僧人心想其中或许藏着什么宝贝,于是也顾不上疏浚水井,大声喊上面的同伴把他拉上来。起初,僧人们以为盒中装的是神圣的佛舍利,谁也不敢开启,只是把它供奉在佛龛内,等时间一久,人们的好奇心也在一点点增加,最终,在好事者们的催促下,大铁盒被僧人打开了,人们发现盒子里装满了石灰,扒开石灰,出现了一个锡匣,撬开锡匣,里面是一个由腊漆封裹的纸包。外包纸中间写着“大宋铁函经”“德祐九年(1293,德祐年号真正意义上使用只有两年,此处书写德祐九年是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佛生日封”,旁边还有两行小字“大宋世界无穷无极”“此书出日一切皆吉”。内包纸上写着“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打开纸包,其中竟是一卷完整的手稿,题为《心史》,其中共有诗250首,文30篇,前后自序5篇,保存非常完整。根据包书纸上的年份,这件书稿已经在井底长眠了356个春秋了!
  《心史》被发现的消息传开后,原本清净的承天寺一下子热闹起来,文人士子争相前来借观、抄录这部井中奇书。
  撰写封藏这部井中奇书的郑思肖(1241—1318),对于苏州文人而言并不陌生,他是宋末元初隐居于苏城的一位著名画家,其所绘墨兰虽只寥寥数笔却意味无穷,对明代吴门画派的写意画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自从元兵攻破苏城后,他画兰从不画根与土,别人好奇问他,他反问说土地早被鞑虏夺去了,我辈哪还有立锥之地?!相传元代诗书画全才赵孟頫对他甚为景仰,好几次特地来苏州拜访。郑思肖却因为赵出仕元朝有辱士大夫气节,坚决不与他见面,弄得赵孟頫每次都是悻悻而归。在重视气节的古代社会,郑思肖历来受到文人士大夫极大的推崇,《心史》被发现后还不到两年,时任江南巡抚的张国维便捐出自己的俸禄,将此书刊印流传,并亲自撰写了序文,一时文人雅士争相传阅。
  明代末叶,活跃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的江南文人群体展现出空前的社会责任感和炽烈的爱国情怀。在明亡清兴的特殊历史时代中,《心史》作为一种本于儒家“忠孝”传统的价值标杆和精神力量,让数以百千计的汉族知识分子深受影响和鼓舞,其中就包括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文人顾炎武。他在《心史》首次刊印后不久就阅读了此书,近40年后他又写下著名的《井中心史歌》,对郑思肖的爱国精神甚为推许。这种信念在郑思肖的诗文中表述为“一心中国梦”,所谓“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德佑二年岁旦》)。这也是整部《心史》核心思想的体现。
  郑思肖的“一心中国梦”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不断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民族复兴而探索、奋斗。近代,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维新志士梁启超曾穷夜读《心史》,览至“誓以匹夫纾国难,艰于乱世取人才,屡曾算至难谋处,裂破肺胆天地哀”竟“咿嘤作小儿啜泣声”以至感慨“启超读古人诗文辞多矣,
  未尝有振荡余心若此书之甚者”。他盛赞郑思肖“先生之人格求诸我国数千年先民中,罕与相类”,认为他的精神能够一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堕落的国民性进而拯救国家,“呜呼心史,书万卷,读万卷,超度全国人心,以入于光明俊伟之域,乃所以援拯救数千年国运,以出于层云雾霭之中”。辛亥革命先驱、国学大师章太炎早年读《心史》,获得民族思想的启蒙,对其日后投身民主革命、保存国故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成立于苏州的著名爱国文人团体“南社”也与郑思肖及其《心史》有着很深的联系,南社成立大会正是在虎丘之畔的张国维祠中举行的,许多南社中人也留下了歌咏《心史》的诗作,其推崇之心不言而喻。
  日寇铁蹄蹂躏中华,炎黄子孙作殊死斗争之际,历史学家顾颉刚发表了《郑思肖<心史>孤忠》一文,以坚定全民信念,号召全民抗战。进入新时期,全体中华儿女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梦”成为指引大家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俞正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