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

苏州日报 20161118 B第03版

■曹林娣


  《园冶》作者计成(1582-?),号无否,生活在私家园林鼎盛的苏州。《园冶》自序说:“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亦能诗。后来漫游京城和两湖等地,中年择居镇江,开始模仿真山造假山。自叹虽然有诸葛亮、狄仁杰之抱负,但生不逢时,只得成为职业构园师。
  计成将构园视为艺术,他最得意之作是常州吴玄的环堵宫东第园“五亩园”、仪征汪士衡的寤园以及扬州八大园林之一的郑元勋影园,所造之园富有诗意,游之若荆浩、关仝的山水画,饮誉江南。郑元勋赞曰:“宇内不少名流韵士,小筑游卧”,只要经他略加区划,便别具幽灵,“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园冶》是他构园的经验总结,也是明代构园艺术的集成。
  《园冶》共分三卷,由阮大铖“冶叙”、郑元勋“题词”及计成“自序”作引。郑元勋题词曰:“予终恨无否之智巧不可传,而所传者只其成法,犹之乎未传也。”计成“亦恐浸失其源,聊绘式于后,为好事者公焉”,将构园技艺传之于世。
  全书分总述部分“兴造论”与论述造园步骤的“园说”两部分。
  “兴造论”主要阐述两点:
  一、竭力主张构园成败“主九匠一”,“主”乃“能主之人”,园林设计者。普通工匠只以雕镂为巧,以按式样制作构架就是精,按照定规不能更改一梁一柱,世俗称这样的工匠是“无窍之人”。他还一再强调“更入深情”“意在笔先”,认为即使顽夯粗拙之石一旦到了高明造园家手中,也可化腐朽为神奇,反映了重神轻形、重意轻技的文人特色。
  二、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构园原则。“因”,指“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 者也。”“借”,指“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斯所谓 ‘巧而得体’ 者也。”
  “园说”又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个部分。总结出构园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八字,成为构园追求的理论圭臬。
  书中还有珍贵的插图235张。如栏杆、门窗、墙垣、铺地都附各种图式,图文并茂,图式纹理匀称、美观。计成激赏“冰裂纹”:“是乱石皆可砌,惟黄石者佳。大小相间,宜杂假山之间,乱青石版用油灰抿缝,斯名 ‘冰裂’也。”但反对“历来墙垣,凭匠作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制,不第林园之不佳,而宅堂前之何可也。……市俗村愚之所为也,高明而慎之”。
  《园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园林学专著,体现了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园林文化精神,包括古典宜居环境理念及因势利导的高妙技艺和实施手法,也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姻,与“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精神恰相吻合,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技术和精神资源。
  《园冶》采用了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如“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明月清光,“移将四壁图书”等,讲究对仗和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涵蕴着历代翰墨史籍典册、园林文献、古代贤豪隐士典故等内容。如引用列举庄子、扬雄、潘岳、陆云、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典故,作品涉及《尚书》《左传》《说文》《释名》等典籍,使其文采飞扬,声调铿锵,人文底蕴厚重,文学意境隽永,凝结着中国美学、文艺学、文学、画学的艺术精华,蕴涵哲理,充满激情。
  此书没有涉及花木。明末为满足优游享乐和进行文化活动的需要,建筑倍受重视而具有天然意味的生趣正在日渐萎缩。
  诚然,计成作为职业造园师,交友选择的主动权受到一定限制。阮大铖又为《园冶》初版作序,使得《园冶》在清代更被定为禁书,在中国失传近三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留学生、著名园林学家陈植先生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发现,开始研究并推介此书。
  日本大村崖《东洋美术史》呼《园冶》为《夺天工》,尊之为世界造园学最古的名著。据有关专家考证,后世欧洲各国的园林发展也深受《园冶》的影响,其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
  当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俊愉教授曾撰文评价,“《园冶》确是一部出自我国晚明时期的中华造园理论家的全球最古老的造园艺术与实践专著,是集我国古代造园文化与经验之大成的里程碑式的总结,是一部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世界性巨著”。
  《园冶》版本,目前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陈植校注本为佳。

  作者 计 成 年代
  □解读 曹林娣明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