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苏州的书香飘进大山深处——“爱心升级·走访大山深处的姑苏图书室”系列报道②

姑苏晚报 20161028 A第04版

■高卫兵、范群、叶文婕

    江口县隶属铜仁,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2016年,江口县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的梵净山景区是佛教名山。本次新建的6所图书室中,有两所位于江口县境内,分别是民和镇洪坪小学和坝盘镇高墙小学。10月23日,我们来到这两所学校,进行走访交流。

  本报特派记者 高卫兵 范群 叶文婕

  A

  再穷不能穷教育发展教育是当地共识

  江口县地处铜仁市区西面,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县内森林覆盖率45.5%,被联合国接纳为“人与生物保护圈”区网成员的梵净山也在江口县境内。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著名弥勒菩萨道场,海拔2493米,森林覆盖率为95%,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梵净山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除了自然条件的秀美,资源的丰富之外,江口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位于全市前列。在过去的5年中,完成了江口中学、县三中、县职校、县二完小、县幼儿园的整体迁建,以及33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和1200套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成四中、三完小并投入使用。其中,江口中学成功申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连续两年中考成绩排名全市第一。今年,江口县更是从全县不到2亿元的财政收入中拿出4000万元,用于兴办教育,着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给老师和学生以精神层次的教育。另外,江口县还对教育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50%的小学生向中心乡镇完小集中,80%的初中生向乡镇中学集中,100%的高中生向县城集中。
  不过,虽然江口县城的教育情况尚佳,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对于县内在大山深处的学校来说,即便有兴办教育的愿望,因实际经济条件有限,当地的办学条件,仍旧不能与苏州等城市相比,山区孩子的学习条件,仍旧十分艰苦,仍然有许多迫在眉睫的困难需要解决。

  B

  寄宿制学校中书籍是孩子的好伙伴

  民和镇位于江口县东南部,面积214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一半以上,以侗族、土家族、苗族为主。10月23日下午,我们乘坐中巴车,穿过江口县城,赶赴江口县民和镇洪坪小学。比起去往沿河县时不断攀爬的山路,江口县城所在的范围基本是一块平原地区,省去了山路攀爬的辛苦。不过,随着与目的地学校距离的越发缩短,道路两边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群山,种满了庄稼的田地,清澈见底的溪流,我们的中巴车也开始了熟悉的转弯、攀爬之旅。
  在乡村道路上摇晃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大山深处的江口县民和镇洪坪小学,这是一所背山而建的学校,校长汤华军和其他教职工早早地等在了校门口,苏宁易购的代表为他们送上了文具盒、书包、体育器材等学习用品。
  走进校门,所见的是一栋新建的教学楼,而姑苏图书室就在这栋教学楼的3楼。步入图书室,两面墙壁旁整齐地排列着两排书架,由于当天是周日,我们并没有见到孩子们,但桌上的借阅记录,却毫无保留地诉说着孩子的喜好。记者发现,《西游记》、《安徒生童话》和历史类的图书借阅得格外频繁,除此之外,教学楼的每一层,也都设置了图书角。汤华军介绍,受寄宿制学校条件限制,孩子们每周一来学校后,要到周五放学后才能回家,其间的课余时间,无法跟亲人一起度过,书籍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
  汤华军介绍,学校还包含了一所山村幼儿园,共有194名学生,小学部有6个班级,但连幼儿园师资在内,一共只有14名教师,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所有的教师都需要兼任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条件欠缺,但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校长却十分重视,“学校不远处就是黄牯山,这也是我们学校的精神象征,借此来教育学生,要学习黄牛的精神,即便物质条件不好,也要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C

  培养阅读兴趣让书籍滋润孩子心田

  离开洪坪小学,我们上车继续赶路,前往江口县坝盘镇高墙小学。坝盘镇位于江口县东部,面积181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也占一半以上,主要为土家族、侗族、苗族。与洪坪小学不一样,高墙小学是一所山里的走读制学校,周日休息天,除了特地来到学校迎接我们的教职工外,还有不少施工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校长杨会萍告诉我们,校内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重建和改造,原本这项工程应该在今年9月前就完工,但由于资金水平的制约,直到现在还没能完全改建好。
  走进教学楼可以发现,楼梯上、过道墙壁上,随处可见张贴的名言警句,其中多半与读书有关。杨会萍告诉记者,2014年自己曾参加过国培计划,在苏州学习考察了3个月。回到岗位之后,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格外看重。她介绍,学校目前共有6个教学班,1个幼儿园,共有学生247人,教师15人,培养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成了学校老师特别重视的一部分工作。
  在学校的姑苏图书室,记者看到,由苏州热心人士捐赠的图书已经按照阅读人群、书籍种类全部进行了编号整理,整齐地放在书架上。杨会萍介绍,每周一至周五的12时30分到13时30分,图书室都会开放一小时,孩子们可以自由借阅图书。除此之外,每个班每周还有一堂阅览课,孩子们可以到学校的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
  据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会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书中丰富多彩的世界。

  D

  公益项目升级为孩子冬天送去温暖

  寒冷的冬季尚未到来,但铜仁地区潮湿的气候却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潮湿,到了冬季,人的体感温度往往要比实际温度低很多,刺骨的阴冷,正常成年人尚无法忍受,更不用说还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杨会萍告诉我们,由于学校生源覆盖范围广,很多学生都住得离学校很远,每天往返学校与家之间只能靠步行,单程都要花两三个小时,如何保证孩子们上下学路程安全、不受冻,成了校方苦恼的问题。此次走访江口县的两所学校,学校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由于学校设施限制,缺乏热水,在寒冷的天气,孩子们的小手浸泡在冷水中,特别容易长出冻疮,而他们还要用这双生着冻疮的手学习、干活,令人心疼。
  听说了我们的“暖冬计划”后,江口县的分管领导、学校的老师们十分高兴。除了为山区孩子带去知识,点亮他们的童年外,作为“姑苏图书室”公益项目的升级延伸,暖冬计划”由“苏州市文明办、姑苏晚报、太平洋产险苏州分公司、苏州市衣加衣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发起,将为山区数千名孩子捐助一套过冬物品,为他们的冬天送去温暖,这一数字也将随着捐款金额的增加而增加。
  在我们启程前往铜仁之前,捐款的金额就已超过了6万元。截至记者发稿前,“暖冬计划”的捐款进度已经超过93%,为了能让孩子们早一点收到礼物,第一批500套物资已采购完成,手套、袜子、雨靴,这些简单的物资将缓解山区孩子过冬的困难。本次铜仁之行,我们也特地花时间倾听各所学校的需求,统计好学校的具体情况,将沿河县和江口县的物资需求进行确认,作为“暖冬计划”的捐助对象。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