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母校纵论成才路 ——苏州中学校庆请两院士作精彩报告

苏州日报 20051006 七卷035页

■吴晓红、马玉林、张晓亮

千年府学,百年新学,苏州中学今天迎来了“双庆”的大喜日子。从这所名校走出过30多位两院院士。为了报答母校的哺育之恩,昨天下午,3位院士特意提前赶到苏州中学,为母校的师生作了3场生动活泼的报告。

    成功没有“高速路”

    报告人:沙庆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路建设专家

    “理想、认真、踏实、刻苦和创新,这‘十字诀’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这是我国著名的公路专家沙庆林院士的开场白。

    谈到对理想的追求,沙庆林感慨良多。1949年毕业于苏州中学的他亲眼看到了苏州解放的情景。在激动兴奋之余,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当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学二年级时,他毅然选择了土木系中最为艰苦的公路专业。

    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沙庆林开始了为新中国公路建设出力流汗的探索之路。1954年他赴前苏联留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沙庆林一直在北京交通部工作,在援助亚非国家的公路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80年代后,他主持国家“高速公路路面修建技术的研究”等十多个重要项目,我国许多高速公路的工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理想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翅膀,有了理想还要认真踏实的学风。”回忆起在苏州中学求学时的情景,沙院士对在座的学生说:认真就是对任何事物要实事求是,搞科研和做学问绝不能随声附和,踏实更要求我们用心对待每一点知识,哪怕是很细小的东西,说到学习的刻苦,沙院士还以自己当时在咯灯下读书的故事启发和激励学生,人生的成功是没有“高速公路”的,一步一步的积累才是走向成功的秘诀。 

    在谈到“十字诀”中的创新时,这位75岁高龄的院士对苏中的学生寄予了厚望。他说,苏州中学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绝不鼓励学生死读书,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创新,这对一个人走向成功极为重要,他还结合自己在公路建设上创新技术的例子鼓励学生要多学习一些创新的原理,千万不要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学习需要“高精度”

    报告人:张钟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精密电磁测量专家昨天,当这位65岁的大师面对母校的师生,显得分外高兴和健谈,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从忆念母校的师生到计量的重要性,从回顾自己成长的节点到勉励后辈发奋图强,恰似行云流水自然畅达,不时激起全场师生会意的笑声和掌声。

    张钟华,1940年出生,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报告一开始,张院士就用手提电脑“点播”了足以显示自己成长历程的十多张照片,强调自己是“正宗”的苏州中学的毕业生,“我小学在善耕中心小学上,初中上了苏州中学的草桥分部,高中就考进了苏州中学本部,算是‘的的括括’的苏高中毕业生。”展示的照片很多已经发黄,指着照片上的老师和同学,张钟华流利地报出了他们的名字,还不时说出他们如今的情况。“母校,就像是母亲,想忘也难,对母校的情永远也淡不了。”

    张钟华院士,1957年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了清华大学机电系,1965年从清华大学机电系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精密电磁测量专家,现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等。张钟华长期从事电磁计量基、标准的研究。几十年来,张钟华带领着一班科技人员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攻克了计量领域的很多难题,为我国计量科研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搞计量的张钟华,深感一个人的成才同样需要一点“高精度”,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对自己都要有一个严要求,这是成才的先决条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那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张钟华勉励母校的青年学子,发奋努力,早日成才,希望母校走出更多的中科院院士。  

    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报告人: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  为保证演讲顺利进行,66岁的姚建铨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演讲现场,调试电脑。姚建铨报告的题目是《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论信息化社会与光电子技术发展》,姚建铨以“生命的起源”等当代四大科学问题开篇,与校友们一起回顾了“相对论”、“量子论”、“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上世纪的科学成果,并向同学们陈述了现代信息化时代人类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随后,他把内容引至他研究的光电技术领域,向同学们着重地介绍了有关激光的知识。

    “一束激光从地球发射到30万公里外的月球,发散面积只有几公里,这是激光的一个特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姚建铨忽然来了个“急刹车”,用手中的激光笔,指着前排的一个女生问道:“现在人类面临能源匮乏的境地,有什么解决之道吗?”女生回答:“太阳能、水能、风能……”姚建铨笑道,“说了这么多,还少了一个重要的核能。”随即,跳建铨介绍,我国的核电技术中,控制核聚变的高能量激光器技术,已走入全世界的前三列……从激光的产生、发展到应用,姚建铨的演讲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姚建铨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他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姚技术”、“跳方法”。现在他还是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的领军人。

    这位1957年的苏高中毕业生,在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后,面对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谦虚地说:“我比别人笨,因而我总是笨鸟先飞。”姚建铨说,我天生的资质并不比别人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奋,我成劝的一个秘诀就是敢于花时间,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姚建铨说,成功的路不会一帆风顺,自己曾遇到了很多难题,但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放弃”,所以,在困难面前,人一定要有自信,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学会不放弃;苏州中学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同学们应该把握机会,好好努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