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塘娄江文学社

苏州日报 20050401 二卷121页

■袁德刚

娄江,古称至和塘,因成于北宋至和二年而得名。千百年来,她用那滔滔的奔腾江水,浇灌着两岸万顷良田;用厚实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两岸万千子民。

    20年改革开放,给娄江两岸绘就了一幅绚丽壮观的历史画卷;苏州工业园区的崛起,又奏出一曲更加辉煌动听的华美乐章!

    跨塘镇,古称娄下镇,自古乃苏州娄门外第一商埠也!娄江文学社,诞生于工业园区筹备阶段的1992年;十多年来,她伴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而壮大,记录着跨塘的历史巨变而丰满!

    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1992年的冬季,跨塘的一群青年拜访了跨塘镇的文化名人魏雪耿。当时的魏雪耿是乡镇干部,又是中国作协会员。青年中既有小学教师,又有机关工作人员,更多是普通的农村文化青年。

    青年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就是能够找机会将大伙日常写作的文字“找个地方放一放”。魏雪耿被他们的质朴情怀和对文学、对家乡的热爱所深深感动,也触动了他自己深藏于心的乡村文学梦。

    那一晚,魏雪耿拿出当月的全部工资七十六元钱请小青年们在跨塘老街娄江边上的一间简陋小店里吃饭;喝着纯正的家乡黄酒,听着每个人的文学理想,一群人陶醉在娄辽河畔。

    1992年底;跨塘镇成立了“娄江文学社”,刊出了跨塘建国以来的第一份纯文学期刊娄江,魏雪耿任社长兼编辑,经费在成员自主交纳的基础上,魏雪耿拿出自己几乎全部工资和其他收入,内容主要是描写娄江一带的风土人情和当代农村青年的生活。

    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1992年到1999年,娄江人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支撑着文学社的发展。

    园区开发建设之初,文学社面临着巨大的经费压力。老社长魏雪耿可怜的工资根本无法填补期刊出版发行所需经费;而外界对这群坚守乡土文学的青年并没报以太多关注。当时参与编写工作的潘雪康、金小男、许金元等人,都和社长魏雪耿一起,将自己的工资收入几乎全部投人到文学社的发展上;其他没有正式工作的农村青年,也拿出部分收入补贴到文学社上。

    1999年,跨塘镇随着园区开发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娄江文学社更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镇范围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费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同时,文学社的未来发展定位却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当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园区,许多人对娄江这个商品经济时代的纯文学“异端”提出了质疑,更有人指出,“现代人谁还会去关心这些乡土兮兮的东西,现在是网络时代、游戏时代、好莱坞时代了!”

    1999年底,新社长潘雪耿组织社员参观了古镇周庄、乌镇和西塘;在这些江南文化古镇,大家被一种神圣的文学和历史氛围深深感染,56岁的魏雪耿动情地说:“在经济同样高度发展的今天,乌镇的儿女至今并没有忘记家乡的传统,反而将她不断地发扬光大!我们跨塘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璀璨的文化,但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珍惜她、呵护她、发扬她呢?”

    那一年,娄江文学社正式改刊为定期期刊,并明确了发展定位,那就是:坚持立足于娄江沿岸悠久的人文历史,忠实反映跨塘人民在新时期的崭新风貌,成为一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文化生力军!

    日出江花红似火

    2000年,当世纪交接的号角吹响之际,娄江人也迈出了新的前进步伐。当年,文学社正式成员突破400人,娄江正式改版为“散文”“小说”“诗歌”三大块,并下设中小学专刊《小荷尖尖》和《河边草》;同时,省文学前辈梅汝恺老人成为刊物的固定投稿人。

    2001年,娄江文学社被苏州市委宣传部和苏州市文化广电局评为“苏州市10佳文学社团”。2003年,被评为“苏州市10佳群众性文化团队”;同年,文学社正式纳入跨塘镇文化中心,跨塘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文学社的顾问,为文学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4年,娄江文学社继《娄下琐谈》、《情感驿站》之后,第三本长篇系列丛书《婶娘的情怀》正式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出版,成为文学社做大做强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如今,作为一个社团,娄江文学社汇聚了全镇文学爱好者,并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更多更好地培育着新一代跨塘文学青年;同时,适应跨塘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求,娄江文学社开始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和外籍人士,使这些“新园区人、新跨塘人”成为文学社的新鲜血液。

    作为一份刊物,娄江将继续深深根植于苏州工业园区沸腾的生活,为跨塘经济的腾飞树新碑、立新传,为娄江儿女带来更为丰富、更为充实的精神食粮!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