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井:独具魅力的水文化品牌

苏州日报 20140314 B第03版

■记者

 素有水天堂之称的苏州,不仅湖河潭汊交织如网,而且居民生活用井遍布城乡各地。
  古老的苏州,在历史传承演绎中,孕育出众多的灿烂地域文化。其中的古井文化,便是一股涓涓细流,绵绵不绝并造福苍生。苏州人似乎生来与水井有缘,不单单将凿地取水的深穴,称为井,尤其喜将状如井的小院,称之为“天井”。甚至街巷因井得名的也不鲜见,如“井泉弄”、“官井弄”、“双井巷”、“双井弄”、“高井头”、“南双井巷”等等。
  如果说,泉源乃井之本;那末,文化则是井之魂;苏州古井历史文化,犹如一口“井”,涌泉不竭而又深不可测。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崧泽文化,境内就有水井。后又发现战国时代土坑木底井,五代时古井,汉代的以陶圈叠筑且置有陶井栏的水井,宋代榫卯结构的条砖井,明清时期以砖瓦叠筑、上置青石栏圈的水井;可谓历史悠久,风格迥异。在浩如繁星的古井中,许多古井在漫长的岁月中,或衍生佳称、或辅以传说、或祈盼祥和、或构建独特……
  有些古井充满神话传奇色彩。东山镇启园内的“柳毅井”,青石为栏圈,形制甚古朴。唐代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明大学士王鏊书“柳毅井”碑,十分珍贵。城中玄妙观内“运木古井”,相传建筑弥罗宝阁时,高道施法于井中运取木材而得名。虎丘山“憨憨泉”,相传为挑水僧憨憨所掘。据说泉眼正巧挖在海眼上,故有“井底泉眼潜通海”之说。
  井之构建形制,大多以单眼为主,但亦不乏双眼以上的造型。平江路“双眼古井”、大铁局弄“义井”、闾邱坊巷“金泉”、祥符寺巷“留韵义井”等,均是双眼框架。有趣的是,玄妙观东脚门畔的“怀德泉”、史家巷书院弄内的“坎泉”等乃是三眼水井,可供多人同时使用;此外,天库泉西端的“源源泉”,则是田字形四眼井圈,十分别致。1984年3月2日,在拓宽爱河桥河道时,相关人员曾发现由12个陶制井圈叠成的四眼井。专家认定为汉代遗存,这口古井已在地下沉睡了二千年。
  在苏州,许多古井或以年号相冠,或以人名相称,令人印象深刻。灵岩山上的“吴王井”、“智积井”,虎丘第三泉又名“陆羽井”、朱家园50号内的北宋“朱勔旧井”、朱家庄大街“康熙古井”、古吴路上“乾隆官井”、潘儒巷姚家角的“七姬井”、天宫寺弄内“仲英井”等等;另外在景德路250号有一口井叫“清嘉庆井”,形制为青石八角并雕上纹饰。
  井中之水,为百姓生活用水。在世代传承使用中,产生了很多以吉祥之词为名的古井。因果巷的“菩提泉”、丁香巷财神弄的“如意泉”、书院弄里的“益寿泉”、小柳贞巷的“福寿泉”、羊王庙前“长寿泉”、祝家桥巷西口“延益泉”等,都颇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早先在蔡汇河头汤氏宅内,有口井谓“千佛井”。井圈镌刻有众多佛像,栩栩如生。民间传说饮用此井之泉,能消灾治病。人们那种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一斑。
  漫长的文化浸润,使古井之名风采各异,颇有品位。松鹤楼后院的“蟹脐井”、殿基巷2号的“听蛙泉”、雍熙寺大殿西侧的“扇子井”、石板街民居内“瓜形井”、肖家巷的“双月井”、平桥直街51号“喜雨泉”、滚绣坊的“流芳泉”。还有管家园内的“盂形井”,井圈状如倒扣之盂;大石头巷37号的“莲花井”,在青石井台上雕出莲花朵朵,栩栩如生。这些井名均是百姓喜闻乐见之称谓,同时也彰显出浓郁的民风传习。
  古城内外的古井,多似一颗颗散落的玉珠。其中有种井更是别具一格。就是在井上建亭,称为“井亭”。比如,太湖东山镇的明代“诸公井”、木渎镇殷家弄北的清康熙年间的“井亭”。而笔者认为,最有特色和文物价值的“井亭”,当推现存于太湖西山岛后埠村的双井。此双井与众不同,井栏连底由一整块青石凿成。据记载,此井开凿于南宋淳熙年间(1774—1789年),由北方望族徐氏南渡江南,移居梅梁里(后埠旧称)所凿建。井圈磨痕都朝一个方向,显示是辘轳粗绳长期磨蚀所致。井上建有的亭子为元代遗物,亭柱四根,六角形,皆由青石制成,亭顶方形,砖木结构。其历史之悠久,形状之独特,文化之古老,实为江南罕见。
  苏州古井,是水天堂里的一道文化美餐,是一笔不同寻常的文明遗产,是一块独具魅力的水文化品牌。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