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的钱粮版串

苏州日报 20120323 C第05版

■薛金坤

□薛金坤
  民国五年冬,我的曾祖父“南四场四十八都六下图粮户薛畦涛,完纳丙辰年分应征熟田,该下忙银一分五厘,实征一分三厘”;“该冬漕米三升九合,实征三升六合”之后,领到了常熟县国民政府出具的“下忙版串”和“漕粮版串”。如今,人去“版串”在。这张钱粮“版串”还真有点特别。
  首先,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就我所见,清代的“上忙条银版串”、“下忙条银版串”和“漕粮版串”,因为征收钱粮的时间不同,全是单独的。而这张出具时间为民国五年某月的“下忙版串”和“冬漕版串”虽然相互间完全独立,其间隔处还印有“合符”两字,但显然两个“版串”是印制在同一张纸上的。姑且称其为“联体版串”。这说明当时对农户下半年的税和全年的漕粮是同步征收的。这是不是辛亥革命后施行的新政呢?为此,我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也仔细研读了一些相关文章。结果所看到的民国五年后上海、吴县、吴江等地的钱粮“版串”都还是单独出具的,并没有发现同样的“联体版串”。看来,这种“联体版串”可能只在常熟推行过。
  其次,引人注目的是这张“联体版串”采取的是宋体铅字机器印制,而就我所见的清代同类“版串”都系楷书木刻手工印制。因而,所用纸张前者厚实后者绵薄。由此推测民国后钱粮“版串”的印刷已开始使用现代印刷技术。但这似乎又仅仅限于常熟,而吴县、吴江等其他相邻地方国民政府出具的钱粮“版串”,就我所见的仍然是木刻楷书手工印制。
  当然,这些“特别”是非根本性质的。根本的问题在于土地制度是否随着国民政府的建立而改革。辛亥革命确实是伟大的,它不但终结了满清三百多年的统治,而且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企图称帝结果在一片讨伐声中呜呼哀哉。“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是辛亥革命的纲领。但从这张“联体版串”看,革命不仅没有触动旧的土地制度,而且出具给农户的收据也几乎是照抄前清的。从式样看,“版串”的尺寸和格式完全一样; 从文字看,只不过把名称“漕粮版串”改为“冬漕版串”,把“下忙条银版串”改为“下忙版串”,把“常熟为征……”改为“常熟县知事为征……”,行政区划也还是前清的场、都、图,甚至于连附言“如有舛错陈明更正”8个小字也照抄不误。总之,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就我所见的民国时期的这类“版串”也基本如此)。这对于农民来说改朝换代与他们实在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当然,民国初期百废待兴万象更新尚需时日。后来,国民党于1926年也曾想实行“二五减租”,但这一即便并不触及土地所有权的改革也因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没有真正实行。倒是共产党在江西苏区、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减租减息”,进而在解放区、全国除个别地区以外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农民占绝对多数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所谓“人心”主要就是农民,谁能获取农民的拥护,谁就能得天下。这张民国初的钱粮“联体版串”为历史作了一点点见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