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门城墙“肚子”里有啥花样——城墙两端设有残坡,城楼为市区最高

苏州日报 20120919 A第04版

■王英

□苏报记者 王 英
  高23.8米的城楼,是市区最高的城楼;南北两端残坡的设计让城墙更具沧桑感; 两个水城门与几公里外的东方之门正好连成一线,古今相融……建设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的相门段城墙亮点颇多。更值得关注的是,相门段城墙“肚子”是空的,里面7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都将派上用场。

  6个门洞是入口,博物馆等开进“肚子”

  总长近650米的相门段城墙南起干将路,北至耦园,其中新建城墙370米,其余为遗址部分。城墙底宽12米,顶宽9米,高8.45米。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段城墙目前正在进行城墙脚下地面的铺设、绿化及亮化等收尾工作。该段城墙设计负责人计明浩告诉记者,古代的城墙,内部都是实心的,是用土一层层夯实而成,因此没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但是在现代,随着建造工艺的改进,采用混凝土建造结构,不仅使城墙更为牢固,而且也为城墙“肚子”里的空间充分利用提供了可能。“整个城墙‘肚子’ 空间共有7439平方米,南段城墙的空间,我们设想做一个城墙博物馆。”据计明浩介绍,这个城墙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面积有900多平方米,今后可展示一些有关苏州城墙的史料。“根据里面的空间安排,还规划有一个小型的多媒体展示中心。”“在城墙的北段部分,还有近5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则计划开设些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书吧,艺术品、工艺品展示空间等。”相门段城墙监理方负责人张华告诉记者,由于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空间的充分利用,所以城墙在建设的过程中,包括采光、供暖、消防、通风等因素在建造时都有充分考虑。
  站在城墙西侧,可以发现,除了水陆城门,北段城墙还有6个门洞,“这在过去叫藏兵洞,是藏兵的地方,这6个洞就是以后进入城墙‘肚子’的入口。”

  残坡设计,城墙更具沧桑感

  在相门段城墙与平门段城墙中,都设有残坡。相门段城墙的残坡共有两条,分设在城墙的南北两端。“设置残坡,主要是让城墙更具沧桑感。”计明浩告诉记者,这是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的建议。城墙在修建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热心市民的支持,曾发起了几次旧城砖的捐赠活动,“我们最初设想,在南端全部用市民捐赠的旧城城砖来建造。”但是,由于捐赠的旧城砖有限,就设计处理成一段残坡,残坡曲折回旋,上面种上花草等绿化。在城墙的北端,同样也设计了一个残坡。“与平门段城墙所不同的是,相门段的两个残坡上,主要种植绿化,人是不能通行的。”
  与平门段城墙相似的是,相门段城墙也有三个地方可以直接登上城墙顶———城墙西侧一南一北两个马道,以及城墙中段部分、设计在城墙中间的楼梯。

  设计巧合,三门一线,古今交融

  相门段城墙设一个水城门、一个陆城门和一座水闸门。其中,水城门有两重,两重水城门中间还设有瓮城。站在水城门西侧,可以发现,两重水城门与几公里外的东方之门处在同一轴线上,三门一线,古今交融。“也是设计时的一个巧合。”计明浩告诉记者,他们在设计水城门的位置时,也是多方查证史料,然后兼顾了干将路以及轨交1号线等交通干线,定位放线后最终确定了水城门位置。也是在建造的过程中才发现,水城门恰好与苏州的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处在同一条轴线上,水城门东面,是现代开放的洋苏州;而西面,则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苏州,三门一线贯通,“古韵今风”得到完美呈现。
  记者注意到,在城墙西侧10多米远的地方,一条长约800米的内城河已全部开挖好。据介绍,这条南北走向的内城河宽6至8米,水深2米多。河道设计可让小型游船通行。
  据悉,相门段城墙也将于9月底竣工后免费向游人开放。游人可通过干将路北侧一个临时出入口步入到城墙脚下。在整个工程全部完工后,市民将可通过两条设在仓街的出入通道步入到城墙脚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