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古井 唐朝启用到如今

城市商报 20130505 A04版

■管有明 

经过一个多月的收集资料、汇总,沧浪街道20多名青年社工制作的《古井山海经》近日完成,共收录了辖区内20余口古井的建造年代、来历故事等“山海经”信息。其中,一口位于盘门景区内的古井,建造年代可追溯到唐朝,是目前为止苏州开凿年代最早的至今仍可使用的古井之一。沧浪街道将把《古井山海经》免费发放给辖区的居民,让更多的人了解苏州的古井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商报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张晓婷 文/摄

  唐朝的古井仍在使用

  瑞光社区青年社工周春芳在盘门三景四瑞堂西北的一隅发现了一口古井。据盘门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口井开凿于唐朝时期,在1984年盘门地区改造工程挖土时被发现,井口距地表50厘米,井的直径大约50厘米,井壁为砖砌。当时文物部门组织考古发掘时,离井8米处,距地表20厘米,还发现唐罐一件,内装满300余枚开元通宝。经过考证,确认是唐代的物件。因此此井的挖凿时间可追溯到唐朝,故而命名为唐井。考证下来,它也是苏州开凿年代最早的至今仍可使用的古井之一。

  降温解暑的室内古井

  位于西善长巷东段的11号大院,因为住户众多,房屋几经修缮、部分改建,但是其中一间不足6平米的屋子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将一口古井保护在屋檐下。该井采用外八角内圆青石井栏,高约50厘米,井栏对角不到一米,内壁光滑。周围的居民都无法确切说出这口井的来历和年代。
  吉庆社区青年社工张煜菁找到了大院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她说自己小时候,这口井就已经在这间屋子里了。据屋子的现任主人郁阿姨介绍,这口井很少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所以井壁非常光滑,并没有一道道的汲水绳痕。最早的主人之所以把它建在室内,有特殊的作用,除了可以将西瓜吊在井里,隔段时间拿出来冰凉解渴外,这间屋子还能作为简易“冷库”,夏天把井盖打开,一股凉气就会从地底下传上来,降低室内温度。尽管许多年过去了,这间屋子也已经被当作储藏室堆放了许多东西,但是这口井却一直保存到现在。每逢夏季天气炎热时,大院里的居民还是会习惯性地把西瓜吊在井里“降温”。

  牌楼井因拍戏而闻名

  东善长巷东侧有一条支弄叫牌楼弄,弄中有一口古井名为“牌楼井”,深近8米,因临近道前河,井水清澈,恢复出水也很快。井圈为青石材质,外圈呈八角形,内圈为圆形,外径60厘米,内径36厘米,高30厘米,井圈上深深的井绳痕迹记录着它的年龄。
  今年73岁的张惠娟就住在古井旁边的东善长巷11号1幢。从上世纪60年代结婚之后,她就搬到这里居住了。这么多年的朝夕相伴,她对古井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大家都用井水,因为这口古井的水质特别好,所以东善长巷11号里7幢楼房的居民都是靠它生活,甚至连金狮巷的部分居民都会前来打水。后来自来水普及之后,每天来井边打水的人少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居民保持着吃井水的习惯。后来的几十年中,为了方便居民使用,古井周边也曾进行数次改造,如今古井周边已铺设了水泥,修葺了挡水的石条。张惠娟感慨道:“现在已经没人说得清这口井是什么时候开凿的了。按照老人们的谈话来推断,这口井的历史起码超过了100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电视摄制组专程来到牌楼井这边,拍摄评弹《钱笃笤求雨》中的徐惠兰投井这一章节。“当时,这件事在附近的居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争相前去观看拍摄,牌楼井也因此出了名。”张惠娟说。

  两人荷花池旁造义井

  中军新村9幢南面的过道旁有一口老井。据周围的居民说,它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天晴的时候,几乎每日都有居民来这口古井旁洗衣洗菜淘米。家住中军新村9幢的林阿姨说,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很早之前这里是没有楼房的,附近有一片很大的荷花池,很多人在这里养猪、种地。当时在三多巷(现书院巷)还有一条“蜜蜂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直通现在的中军弄东面,那里坐落着苏州市染织一厂。染织厂的两位姓梅和姓朱的老板看到荷花池附近的居民灌溉用水不是特别方便,就出资建造了这口水井,以造福一方百姓。
  为感谢这两人,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合力在井圈上刻上了他们的名字。可是,由于年代久远,也翻修过好几次,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如今的古井也已经被加盖了一个八角形的井圈和井盖,上面只留一个直径约有五六十厘米的井口,往下看去,井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泛着明泽,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井壁两边的古石和青苔,令人联想到此井的历史久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