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璧:大美无言素面朝天——苏州率先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

姑苏晚报 20140926 A第05版

■李婷

 文物寻踪系列报道

  ②姑苏晚报苏州市文物局联合主办

  首席记者 李婷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工作中,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挖掘的良渚玉璧,被文物专家评价为苏州西部山区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中的精品。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站,见到了这件宝贝。
  2010年,在木渎五峰山南侧山麓的彭家墩,市考古研究所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晚期遗址。整个遗址共发现10座良渚时期墓葬,在编号为M10的墓葬中出土了十余件玉器,其中就有一件良渚玉璧。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000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得名。良渚先民以高超的玉器加工工艺闻名,以玉琮、玉冠形器、玉璜、玉璧和玉锥形器为主的礼仪用玉是良渚玉器中最重要的门类。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其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未解之谜,如果从出现时间较早这一公认的结论来看,玉璧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头顶那片天”的崇拜与寄托之物,其器形标准为肉(璧)大于好(孔)。
  从考古出土实物的特点来看,良渚玉璧常用绿色系的软玉,璧面厚重,厚度可达1厘米或以上,器形规整,璧面光滑,线条流畅,璧边缘磨制精细,中间的圆孔采用两面对钻,孔壁上留有相交的错位台痕,打磨抛光工艺十分成熟。彭家墩M10出土玉璧几乎就是这样一件标准器:玉璧直径19.4厘米,外缘厚度1.2厘米,内孔直径一面4厘米、另一面3.7厘米,内孔直径两面不均恰恰证明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钻孔技艺采用了两面对钻,经游标卡尺的精确测量,位于内孔孔壁上的错位台痕一侧距璧面0.63厘米,另一侧距璧面0.87厘米,两者相加的1.5厘米也表明,虽然切割技艺已非常好,但整块玉璧仍然是中间部分厚,四缘略薄。
  眼前的玉璧总体呈深绿色,白色较多的一面是钙化较严重的“阴面”,有朱红色沁的一面则是氧化程度较重的“阳面”。钙化的出现是因为玉石在与带有酸性物质的泥浆水长期接触后,玉石内的结晶水丢失,玉石出现不同程度的石灰化后呈现不同程度的白色,最深者,即人们常说的“鸡骨白”。玉璧“阳面”上出现丰富的色泽变化,则是氧化的结果。青绿色的玉石中含有三氧化二铁,这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三氧化二铁会从玉石的裂缝中析出并呈现黄、淡黄、橙、淡红、深红等变化,由于变化时间有先后,所以玉石表面的色彩深浅呈现会非常自然丰富,绝不统一。
  除了生动自然的沁色,经4000余年埋藏中冬寒夏热的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玉石表面的晶体脱落出现缝隙,由于过程十分缓慢,因此这些缝隙的线条非常柔和、纤细,常以斜向分布;如果玉器经过人为的火烧、油炸、水煮提高温度后再骤然降温,此时形成的缝隙形似碎裂纹,不仅僵硬多拐弯,且线条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封闭,放大观察时,类似干旱龟裂的土地。
  良渚玉璧以素器居多,那么,能琢磨出精美人面神兽纹玉琮的良渚玉工为何不在平面玉璧上大展拳脚呢?有观点认为,良渚先民对于玉材的审美解读和施艺选择,是遵循“以玉之自然美”为首要标准的美学特征。比如,形制规格高的玉礼器用材普遍较好,贵族大墓出土的玉器,玉质普遍较好,其总体特征为玉质细腻纯净、透明度较高未受沁蚀、或受沁程度较小颜色为黄绿和深浅不一的绿色。因此,用以祭天的玉璧就以“浑圆像天,素面无纹”的形式表达出神秘天空的庄重与大美。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