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判定“搓衣板”确为宋代遗物——碑刻博物馆:苏州处处宝贝多,市民保护意识在提高

城市商报 20140822 A25版

■吴梦奇

 商报讯(记者 吴梦奇)本报8月10日刊登了《宋代处士的墓碑用作“搓衣板”》,西山金庭镇东蔡村徐巷的老宅秀则堂旁,一块宋代处士的墓碑被砌在了水塘边!这块墓碑主人的后代徐建国向记者介绍了家族历史,为了弄清这块墓碑是否为宋代遗迹,记者专程联系了苏州碑刻博物馆馆长孙庆。
  “从照片判断,这块宋处士的墓碑应该是块老碑,从风化程度上看差不多是宋代的,材质为青石,磨损的比较严重,碑面有些侵蚀了。”孙庆告诉记者。根据历史来看,宋室南迁,当年河南一带许多大家族搬迁到苏州东、西山隐居,徐氏后人也证实了从河南搬迁的事实,“像这样的处士墓碑,是西山当地研究历史文化的佐证,可以作为地方志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西山当地的后人要保护起来,长久下去会破坏得更严重。”
  无独有偶,《宋代处士的墓碑用作“搓衣板”》一文刊登不久后,商报读者叶奕裕给记者来信,“我在园区草地上也发现了一块浮雕,看上面的人物形象像民国以前的,我四年前就在这里看到这块石雕了,今年再看已经明显磨损了不少。不知是否需要收藏或保管?”叶奕裕说。
  记者再次找到苏州碑刻博物馆馆长孙庆,“这个人物石刻,初步判断是古墓或者古建筑的构件,材质是花岗岩,有一定的年头,但磨损也比较严重。”对于市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孙庆感到很欣慰,“虽然目前还不能判定它们的文物价值有多高,但不管价值大小,作为历史遗迹,都该保护起来,不该暴露在外面,这是我们对历史对文明的尊重。”
  苏州历史悠久,遗迹众多,像这样散落的古代历史遗物近年来频频被发现,虽然不是名人遗迹,但保护古迹也该从小处做起,孙庆建议,市民在野外发现疑似文物,应当第一时间上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也可以直接联系相应的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知识小卡片

  处 士

  “处士”,一般认为是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是一种蕴含于中国文人隐居思想中的称谓,也只有从未出仕才能称为处士。隐居西湖的“梅妻鹤子”林逋是古代隐士经典,他的墓碑上就刻了“林和靖处士之墓”。一旦有过“出仕”行为就不能称为处士,例如诸葛亮、陶渊明、刘禹锡,虽然曾隐居不仕,但都身居官位,就不能称为处士了。
  处士还有一种类型,跟才德无关,而跟工艺有关。重庆大足石刻的石雕铭文上刻着“镌作处士”指的是雕刻工匠,流传日本的“十王画”写着“金处士”指的是绘画工匠。从这些例子来看,有艺术才能的工匠似乎也能被称为处士。
  至今,珠海、宜兴、成都、广州、邢台、南平、杭州、江阴等多地都曾发现过“处士”墓碑。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