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乾隆年间苏州瘟疫——《乾隆江南苏州府元和县瘟疫碑》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姑苏晚报 20121202 B第08版

■纪迪

 苏州碑刻博物馆近期向社会征集到的《乾隆江南苏州府元和县瘟疫碑》,从碑文的描述中让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在面临瘟疫时与民间士绅联合设立民间救济组织———继善禅林对贫困百姓进行救济的情况。
  此方碑刻叙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苏州府元和县爆发疫情,当地许多百姓都死于瘟疫,继善堂司事蒋锡昌、陆超宗等人怜悯百姓无钱购置棺木,从而将宁寿庵改立为继善禅林请当时知名的僧人颖川出任住持,向当地百姓捐赠馆具,并且依照百姓往返继善禅林的远近提供经济上的援助。除此以外继善禅林还希望将该示确立为法案,运用法律法规治理由于瘟疫而出现的社会暴民,并且将以往需要食物救助的百姓的名录更新到继善禅林中,以方便该机构对百姓进行的救济活动。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除了水灾、旱灾,经常出现蝗灾、地震、瘟疫等。因此历朝历代政府都将救灾、抗灾作为立国安邦的重要国事。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官方赈灾举措是出现在夏朝。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经济的不断丰厚,赈灾已经不单单是官方的职责,民间团体、个人都会以不同的名目和方式参加到赈灾活动中,当时民间成立了许多类似于现在“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所谓社会救助即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项措施。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经济发达,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苏州画家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生动而形象的反映了当时苏州高度文明且繁荣的情况。同时苏州地区百姓深受儒家、佛家思想的影响,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所刻的碑刻《姑苏城图》可知,当时苏州共有文庙3座,各类寺庙庵堂更是数不胜数。在这种经济和文化高度文明且繁荣的背景下,苏州当地的士绅做为当地的社会精英层,不但具有雄厚的财力而且深受儒家思想或者佛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必须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根据《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等文献中的描述,清朝非常重视水旱蝗等对王朝统治产生危害的灾害,并依靠地方社会的人力资源对瘟疫进行控制。由于当时医疗水平和资源不能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瘟疫,因此清朝对待瘟疫救治有些力不从心。从《乾隆江南苏州府元和县瘟疫碑》的碑文中可以看到,清乾隆年间,瘟疫的爆发,是苏州府元和县的灾难,当时百姓伤亡很重,苏州府元和县主动的参与到灾情处理的工作中,并且与民间救助机构继善禅林广泛合作,对瘟疫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这块《乾隆苏州府元和县瘟疫碑》不但描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苏州府元和县爆发瘟疫这一历史事件,而且可从碑文中了解到更多当时政府处理瘟疫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纪迪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