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吴大澂《仲饴帖》 佐证怡园画社成立时间

姑苏晚报 20160508 B第05版

■张之望、张嵋珥


1
   《仲饴帖》局部
  过云楼第一代主人 顾 文 彬(1811-1889)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台。晚年购得古春申君庙址、明尚书吴宽复园故址等建筑,命子顾承(1833-1882)主持营造,改建为包括住宅、花园(怡园,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义庄(顾氏春荫义庄)、祠堂的典型大宅,命名为“过云楼”,意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顾文彬精鉴赏,富收藏。顾承之子顾麟士(1865-1930),为顾氏第三代传人,字鹤逸、著名书画家和藏书家,是顾文彬孙辈中杰出代表。自幼家学精湛,享誉画坛,山水画尤以临古为擅长,宗法清初四王。秉承先人遗志,鹤逸广搜金石书画名迹,使得过云楼藏品再次充盈一时,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吴大澂、顾麟士发起成立“怡园画社”,吴大澂被推为社长,顾麟士类似秘书长,主持实际事务。宗旨为“研讨六法,切磋艺事”,在怡园以金石书画自娱,到了民国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常到过云楼活动的吴子深、王季迁日后均成大家,颜文樑成为著名油画家。“怡园画社”一时文采风流,对后世影响甚大。

  吴大澂《仲饴帖》原文及释读

  《仲饴帖》原文——
  仲饴仁兄大人阁下:岁暮接廉生来信,有致阁下一缄,正拟加封递去,昨日摺开回汴,又带一函乞察收。
  郑工已竣,敝署公牍较闲,尚可以余暇考订金石,近年所收吉金拓本不下千五百余种,汇编成册亦一大观。
  尊藏彝器尚未得窥全豹,如有拓成之本随时赐寄为感。瓦当现在摹刻淮县陈氏藏瓦,敝处得有全分。去岁廉生寄示瓦拓百余种,颇有罕见之品也。手泐敬请台安,不一。
  愚弟 吴大澂顿首
  新正 十一日近得羽阳千岁瓦,乃秦武王时物,稍暇拓呈。
  《仲饴帖》释读——
  仲饴(吴重熹)兄弟大人:去年年底接王懿荣先生来信时,发现其中有一份是写给您的,正准备重新封装好后给您寄去。而昨天正好有一批邮件要去河南开封,我就把王懿荣写给您的那封信夹叠在其中给你捎去了。另外一起还带上了一封我写给你的信,希望您一起查收。
  黄河决口,危害严重,朝廷命我负责修建治黄河堵决口的郑州十堡工程已经完成了。我这阶段上班要批阅的公务文件较少,也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用来考证研究各种金石文字学问。我这么多年来所收藏到的各种钟鼎彝器拓本已不少于一千五百本了,将来可以把它考释后汇编成一本很可观的著作。
  你仲饴兄那里收藏的钟鼎彝器我还没有全部看到,如以后要制成拓本的话,务请赠送我一套,我会非常感激您的。我现在在描摹翻刻山东潍县陈介祺先生所藏的瓦当,我这里有他所收藏瓦当的全套拓本一份。王懿荣寄给我看的瓦当拓片也有一百多种,里面有不少是稀见的品种。以上是我亲笔书写并恭祝兄长身体安康!
  愚弟 吴大澂叩拜(农历)新年正月 十一日最近又得到铸有“羽阳千岁”字的瓦当一块,这可是战国秦武王时的遗物啊,等我稍微空一点,把它制成拓片呈送给您一份。

  《仲饴帖》中有关人物

  仲饴:即为吴重熹(1838-1918)山东海丰(今无棣县城里村)人。字仲怡,亦字仲饴。同治元年(1862)中举人,山东“海丰吴氏”第十八世孙。历任河南陈州知府、开封知府,福建按察使,江宁、直隶布政使,护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解职后,闲居天津,闭门谢客,编辑印行《吴氏文存》《吴氏诗存》《世德录》等。终年81岁。吴重熹在驻沪会办电政大臣期间办了三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是收回中国电报总局,二是赎回京汗铁路的管理权,三是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红十字会(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声誉远播海内外,并流芳千古。
  廉生:即为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亦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王懿荣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尤潜心
  于金石之学。王懿荣1883年任翰林院编修,
  1894年(光绪二十年)升迁侍读并入值南书房。曾三任翰林院庶常馆教习,三为国子监祭酒,时人称其为“太学师”。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时代断为商代,此举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淮县陈氏:即为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匋父。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把其存放藏品楼称为“十钟山房”。又因他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故名其藏品楼曰“万印楼”。

  吴大澂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澂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
  吴大澂又以诗词及散文著称。著有《愙斋诗文集》、《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试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吉林勘界记》、《十六金符斋印存》等十余种。
  吴大澂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
  整顿军旅 巩固边防
  1880年(光绪六年),诏给三品卿衔,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1883年(光绪九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勘界谈判 据理力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8日,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治理黄河 筹划有方
  1887年(光绪十三年)八月,郑州十堡黄河决口南泛,为害严重,皇帝命吴大澂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历史上首次黄河使用水泥修筑工程。同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图成后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吴大澂治河成功后,赏头品顶戴。
  兵败赔款 欲捐收藏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吴大澂率军出关。但因部队有湘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无法指挥全军。加以吴大澂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部署。致使湘军力战而败,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3月17日清廷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辽东战事一败涂地,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不仅要割让土地,还要赔款二亿两白银。吴大澂焦灼万分,寝食难安。他给湖广总督张之洞连发二封急报,愿以三千二百种藏品充抵一千万两《马关条约》赔款。

  推断怡园画社成立时间

  综观过云楼秘藏的吴大澂《仲饴帖》是用的底款为“汉铜镜诏——常大富乐未央”信笺,这也是吴大澂的常用笺。纸墨老旧,那带有黄庭坚趣味的,渊雅朴茂而又任性的书迹,当然是真迹无疑。《仲饴帖》除了能给我们用来学习研究吴大澂书法之外,它还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一、过云楼秘藏《仲饴帖》为我们提供了吴大澂资料、藏品来源的新证——吴重熹,吴重熹是吴式芬的儿子,而吴式芬则是清代著名的大藏家。
  二、吴大澂被推举为“怡园画社”首任社长是没有疑问的,但“怡园画社”正式成立的时间一直存在几种说法。《苏州美术史》、百度百科等较权威的说法是“怡园画集”成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有说成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也有说成立于光绪十五年(1889)的。我们从《仲饴帖》中的有关信息,及对吴大澂政治生涯年代的梳理后,支持“怡园画社”成立于光绪十五年(1889)的说法。
  吴大澂《仲饴帖》最后落款日期为“新正十一日”,而郑州十堡堵决口于(1888年)十二月合龙,我们从帖中“郑工已竣,敝署公牍较闲”来推断,此帖应写于光绪十五年(1889)初。而此年吴“公牍较闲,尚可以余暇考订金石”,当然这年也是有空回苏州的,这一年又是吴政治生涯达到巅峰的一年。后据查考这年吴母亲病重,吴确回苏探望,光绪十六年(1890)吴母亲去世,吴又返苏丁优,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怡园画社”成立于光绪十五年(1889)。
  事实上后来我们又查考到吴大澂等人合作画作上1890年的题跋“光绪庚寅六月二日,怡园第二集,心兰写山水树石,秋农补人物,吴大澂为之署款,时大风满园,墨翰淋漓,欢笑之声与林木相震撼,亦纳凉一乐也。”,这年是第二次集会,也间接说明了我们推理“怡园画社”成立比这题跋早一年是正确的,因为再早几个月,年初则是吴母亲去世,看来也是不可能此时成立,而往前二年则是黄河决口,吴忙于治黄河哪有空来成立什么画社呢?
  而成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说法也不可靠,我们从上述可知,因为这年初吴带兵打仗的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后来也因为这战事一败涂地,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朝廷要为了吴战败割地赔款,吴则在动脑筋捐收藏抵充部分赔款之事,怎么会有心思去成立什么“怡园画社”呢?
  成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说法,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此时吴已被朝廷革职,寻命开缺。吴回到老家苏州也要找饭吃,于是成立了个“怡园画社”当了社长。这个推理当然合理,事实上此时吴大澂确在“怡园画社”活动频繁,但这一年不是“怡园画社”的成立时间,而应该是“怡园画社”的鼎盛时期。
  ■张之望张嵋珥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