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盏灯聚“千灯馆”

苏州日报 20060429 九卷044页

■苏菁

本报讯(记者 苏菁)

    以展示华夏民族五千年照明史为主题的千灯馆近日将开馆昆山千灯镇。

    这座千灯馆坐落在千灯古镇古老的石板街上,里面共汇聚了华夏各民族的1500余盏灯。观看这些灯具,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照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史,还可从每盏灯的造型、工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洞察使用人那个时代的生活、政治、社会背景。如以朝代看,汉代的灯多动物造型,比较活泼,可见当时民间社会氛围宽松;而唐代的灯,则多雕饰显华贵,其中一种造型像壶的,更是带着浓郁的异域特征,则表明当时社会经济的兴盛及丰富的对外交流。而从民族看,明代汉族用的一对灯,精美而又寓意深刻,该灯由两盏灯组合而成,每盏灯烛台顶面都刻着一段文字,上联是:小心,莫管人间事;下联为:进口,无言少事非。可见汉民族的内敛。而宋代少数民族———党项族用的灯,黑色简洁,充溢着张扬的力量,表现了游牧民族的小,显节省;有钱人用的灯,油壶大灯芯也大,颇为气派。这些灯是由北京一位名叫殷小林的灯具收藏家所提供的,它们凝聚了他和他妻子20年的心血。老殷今年45岁,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20年来,为得到一盏灯,老殷常不惜跋涉万里,吃尽千辛万苦。如10年前,在一个偶然机会听说山西有对明代铜胎青漆的专用灯,由一件墙灯和台灯组成,十分奇特,遂费尽周折远赴山西找到那家有灯的人家,花巨资将其购下。而又因其对灯具的执着名声在外,国内外很多爱灯之人,也常给予他诸多帮助。如陕西有一人,在电视上得知他收藏灯,特地托人将自己家的一盏古灯带往北京转交给他。前几年,老殷曾在北京举办过多次灯展览,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正因他的数次露脸,让正欲在古镇筹建一座千灯馆的千灯镇找上门。今年年初,一对“有情人”终结“良缘”。上周,老殷和妻子将其20年来的藏品悉数运往千灯,为它们安家。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