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兵器——深藏闺中的一朵奇葩

姑苏晚报 20051105 四卷108页

■张缮

由本报与苏州市职工收藏协会联合开展的“姑苏寻宝”活动已经结束征集,194件(套)宝物将请省专家过目。据了解,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专家将于近期来苏,对苏州报呈的194件(套)宝物进行鉴定、初选。

    从本期起,本报“收藏”版将从“姑苏寻宝”征集到的宝物中选取部分藏品进行介绍。本期介绍的是青铜兵器与钧窑天青釉六角洗。

    青铜兵器作为青铜器的一个重要门类,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其予以系统关注,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左传》上,就载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足见其在国家中的显著地位。在当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铜铸造的兵器是否先进,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强盛。青铜兵器自商代晚期开始发展,至西汉早期铁的大量使用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千多年里,大量先进技术被毫不吝惜地使用到兵器铸造上,使青铜兵器的实用技术和装饰工艺相统一成为可能,且各种文化间的交融,使青铜兵器更为异彩纷呈,种类繁复。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而与青铜兵器还颇有渊源,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动人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虎丘剑池”了,其他还有“干将路”、“专诸巷”等也无不与兵器有关。文化的传承更需要实物来承载,市民唐先生系统收藏青铜兵器已多年,目前藏有带有文饰或铭文的青铜兵器一百多件,其数量和质量在国内收藏界也是少有的,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于去年10月曾对其收藏故事作过专题报道。

    这次为参与中央电视台的民间寻宝活动,他拿出了三件藏品,而其中的一件春秋晚期的“鸟兽纹有銎(音‘琼’,装木柄的孔)戚”(见图)最为精美。“戚”是一种斧状兵器,除了作为刑器以外,还可以当作乐舞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大乐正舞干(杆)戚。”《祭统》:“朱干(杆)玉戚以舞。”古代的舞蹈有时是一种沟通神灵的祭祀活动,而舞蹈又大多使用戚。而这把戚不凡之处是与德国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完全相同(见陈文平著《流失海外的国宝》一书,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原来可能为一对。遥想当年在庙堂之上,随着悠扬的古乐,这对装着长柄的戚在左右起舞,是何等幸事,可现在已远隔天涯,其背后不知隐藏着怎样的凄美故事!

    唐先生参加寻宝的另两件藏品为错金楚王戈、越王州句(州勾)剑格,都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兵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