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塔在哪儿

苏州日报 20141205 B第03版

■记者

不久前的一天,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人托他找吴县吴塔,询问我是否知道这一地名,能否告知具体的位置。为了解决朋友的咨询,开始搜寻新旧志书。首先发现吴塔之名在《宝祐重修琴川志》中已有记载,是当时常熟境内四十八都的一个乡村。既而又在《吴郡志》 中查到“吴塔泾”的记载,说明在宋代,这个地名已经存在。有乡村名,又有河道名,而且是在常熟境内,并非吴县。历史上这里是否曾经建过一座吴塔?不得而知。
  随着查找的深入,发现在清代,长洲县下设有吴塔巡司,初设常熟辛庄镇,雍正九年(1731年)移驻长洲县浒墅关。巡司即巡检司,为中国元朝、明朝与清朝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该组织初创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明太祖实录》卷130)万历《大明会典》载:“关津,巡检司提督盘诘之事,国初设制甚严。”不难看出,关津、要冲之处,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地点;盘查过往行人是巡检司的主要任务;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目的。晚清,中国人口大增,相对的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上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也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在苏州境内,吴县木渎、吴江平望等处历史上都设过巡检司。
  民国元年,长洲、元和、吴县合并成吴县,吴塔巡检司所在地浒墅关就成了吴县境内。由此看来,说吴县吴塔并没有错,所指乃是吴塔巡检司所在地。
  至于吴塔自然村,至今仍在常熟市境内。在城镇化进程中,已于2000年由界善、陶荡、吴塔三个村合成为常南村,隶属今辛庄镇。该村地处常熟市南大门,位于周塘河畔,紧靠相城区渭塘镇,227省道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完全符合当初设立巡检司地理位置要求。《虞乡志略》 云:“运河由翼京门外西南直抵郡城齐门,凡九十里,旧名元和塘。唐郡守李素所治,成于元和四年,故名。后讹呼云和塘,今俗呼州塘。明杨忠烈公涟为邑令,甃石为塘,堤从城南至吴塔四十里,绵亘如虹,不惟民不病涉,实以障卫民田。”这段记述元和塘修筑历史的文字中,显然是将吴塔作为常熟境内的终点,因而其要津地位是很明显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小的自然村,居然曾经编过一部村志,叫《吴塔小志》,作者龚缙焘。光绪《常昭合志稿》在缙焘之父的传记中附载了其简要生平云:“龚棨,字杏村,常熟人,嘉庆丁卯举于乡,大挑授溧水训导,为文章原本经训,勤于造士。丁内艰归,居乡力行善事,遇水旱凶荒,出赀为倡。……子缙焘,字社卿。学问博洽。著有《明堂考》《吴塔小志》。”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