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慎修堂

苏州日报 20140314 B第03版

■记者

 那天,我与大哥重访了儿时的居所——马大箓巷12号的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慎修堂”是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中的大厅。
  由于这里是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旧居,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我们从大门进去。原来高大的六扇墙门早已不知去向,连宽厚的门槛也已经荡然无存。门厅东侧的钱姓裁缝更到哪里去找?茶厅边上的“长子好婆”,在我们年幼时就已年逾古稀,如今43年过去了,她一定是在另一个世界里遥望老乡邻的到来吧。
  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本为邱氏宅第,建于明代。大厅名为“慎修堂”,它的旧宅主是前清的医官。慎修堂前的石坊门楼还是老样子,厚实、庄重,只是两扇厚重的门没有了。我们走进去返身抬眼而望。门楼的砖雕依然完好,清代同治年间题额“宁静致远”四字仍然清晰秀逸。环顾四周,东面的廊檐下,造了一个花棚,占了天井好大一块地方。西面廊檐更是造了一个长形房屋,把个好好的天井大大地“缩了水”。不过低头所见,石块还是那个石块、杂草还是那种杂草。我急切地寻找小时候发现太平天国兵器位置的痕迹。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入苏州前,宅主携眷离城避乱。战后返回,见厅堂庭院中有煤、铁、炮、炮弹之类,显然做过军械修造工场,民间亦相传此地曾为太平天国军械所。同治年间,邱氏重修此住宅。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与我同住在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附近的同龄小朋友有12个之多。我们同在蒲林巷小学读书,回家同在这里游戏。有一次,我们竟然从庭院地下发现并挖出了石炮弹、圆形铁地雷、锯断的铁炮、太平军军刀之类的兵器。于是报告大人,请苏州市文保局来鉴定,估计为当初邱氏重修宅第时就地掩埋的。我们把这些重见天日的铁家伙送到了苏州市博物馆。
  走过大天井,上台阶就是慎修堂。岁月沧桑,这里于199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全面整修,在1999年用作了和平里书场。至今评弹书场照开,氛围倒与这古建筑颇为吻合。不知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还是受其作为书场格局布置的影响,眼前的慎修堂并没有我们小时候眼里看到的那样高大、宽敞。但是还好,面阔三间的慎修堂,东、西、北三面仍以宽阔的隔木屏相围;扁作梁架一点未动; 简洁圆润的山、雾、云等雕饰一点也没有改变;脊檩等处的彩绘依稀还存有龙纹;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龙凤滴水,也仍然在后檐留存。
  想想少年时,我与小伙伴在备弄里乘风凉,用扑克牌打“杜洛克”、抽乌龟、打夯,用军棋下四国大战的情景还在眼前;慎修堂门口“当当当、卖净糖”的锣声还在耳边。
  慎修堂在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不知当时的宅主把大厅起名“慎修堂”是什么意思。以我揣摩,“慎修”,谨慎修行之谓也。回家查《孔传》,果然:“慎修其身,思为长久之道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