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诗碑传奇

姑苏晚报 20131215 B第06版

■何大明

■何大明
  苏州寒山寺是蜚声海外的名刹。历代题咏寒山寺的诗词蔚为壮观。然而,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却独占鳌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脍炙人口的魅力流传至今,影响遍及海内外。历代为《枫桥夜泊》勒石,也同样争奇斗艳。明代文徵明、清代俞樾的刻石,都堪称大家手笔。其中,北宋宰相王珪、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和陈云的三方刻石,都有一段传奇故事。

  王珪与《枫桥夜泊》

  在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现划入寒山寺景区)内,有一方珍贵的诗碑。该碑为北宋王珪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在枫桥寒山寺景区众多的张继诗碑中,王珪书写的年代最早。清代叶昌炽《寒山寺》称其为"张继诗第一石"。
  王珪当年手书的原碑,现已佚。现在的这方诗碑,为集王珪原字拼合成的"集字碑"。为保留古风,碑石材料选用考究的旧青石。碑总高2.5米,宽0.84米,厚0.20米。全碑由碑额、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高1.66米,正面为王珪手书唐张继《枫桥夜泊》全文。每字约1.3厘米见方,竖式四行。字体为正楷,介于颜柳书体之间。结构完美,字体雄健。碑额篆"枫桥夜泊"四字。碑阴撰文,记述王珪手迹重刻始末。王珪遗墨的重刻,向世人展示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第一石的神采,为枫桥胜迹的恢复增添了一处璀璨的人文景观。其手书遗墨的再现,可歌可泣,是祖国海峡两岸集体智慧大协作的结晶。
  王珪(1019-1085年),北宋成都华阳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封郇国公、歧国公。王珪为张诗书石,确切年份虽无法考证,但从史料中有关记载推断,当在"嘉佑"年间,而且是在其母去世服丧期间,即公元1058年前后。书写时年龄在40岁左右。寒山寺中应当有此石刻,但不知何时已失。
  为了弥补王珪诗刻湮没的遗憾,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决心向全国各地求援,征集王珪遗墨,以其手迹集字的方式再现"第一石"风采。然而,其重刻的难度犹如大海捞针。西安碑林博物馆张岩在复函中有一段原话:"我馆专家认为,你们这次重刻难度较大。一者,王珪此人不是特别有名的书法家或政治家(如苏轼、王安石),留下的手迹肯定为数较少; 二者,宋代以前的纸质文物如留传至今,一般都很难得,即使偶有王珪的一二幅作品,也不足以能集出张继诗的28字。一般情况下,集28字需要1000字以上,况且要常用字。你们这次复刻义举使我想起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字而成的圣教序碑,号称千金碑,就是怀仁在天下悬赏千金一字集字而成,可谓难啊!尽管如此,但我们祝愿你们成功。"河南省开封市图书馆在复信中写道:"王珪作为宰相,其政绩卓著,但其书法造诣在当时并不突出,故后世极少存其手迹……"
  集字,充满了坎坷,历尽了艰难。1995年6月,发起人陆鸿升首先致函全国文博最权威的故宫博物院,请求帮助。故宫经过查阅,没有发现王珪书法作品,但提供了上海博物馆存有王珪《临仓国博帖》的信息。联系后,上海博物馆没有发现此帖典藏。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上海图书馆古藉部却藏有王珪作品。不久,上海方面寄来了《临仓国博帖》的手迹资料。但是,喜中有忧,全帖仅55字,无法集成《枫桥夜泊》全诗。此后,陆鸿升又陆续向全国各地,包括王珪出生地,为官地及台湾省在内的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和历史档案馆,发出了各类信函三十余件。之后,他又拨打数十个电话向社会广泛征集王珪手迹遗墨。
  五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机。台湾图书馆分馆林文睿馆长通过台商黄正雄带信告诉:该馆通过向多所大学,博物馆和图书馆辗转查找,终于在傅斯年图书馆找到了王珪书《宋赠太师魏国公韩公神道碑》的拓片,并专门发文给傅斯年图书馆馆长柳立言,请求惠赠。1996年初,凝聚着海峡同胞深情的王珪手迹遗墨,终于千里迢迢送达苏州。拓片全文,共有3000余字。
  为重刻王珪书张继诗第一石,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延请苏州著名学者,书画家崔护担任史料和艺术总监,以保证原汁原味的重刻质量。诗碑由崔护篆额"枫桥夜泊"。书法家费之雄负责集字。书法家潘振元为碑阴撰文,记述王珪生平及重刻经过。苏州碑刻博物馆雕刻艺术家时忠德亲自操刀镌刻。
  在集字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尽管王珪遗墨有三千余字,但由于是墓志铭,与《枫桥夜泊》全诗的文字内容大相径庭。全诗二十八字中,直接选用的原字只不过十四字,仅占一半。其余的只能退而求次,对原字通过部首组合而成。幸亏王珪手书字体为楷书,从而为组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组合时,有的部首要多次反复缩小放大,才能符合集字结构比例的要求,从而体现王珪书体的特征、风格和神韵。集字的第二个难题是:王珪原始手书的第一石,因"丁太夫人忧,亲写是诗,故不题名。"但是,重刻碑如果一味忠实于史料、片面拘泥于事实而不题名,就成了不落款的无名碑,从而使后人无法得知"作案者"。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按照历史碑拓允许的形式,在边上添加一行注释:"唐张继枫桥夜泊诗,集北宋王珪字。"此举用集字注明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不落款的难题,既忠实于史实,又不至于使欣赏者无法理解。天衣无缝,堪称集字诗碑的一大奇迹。

  李大钊与《枫桥夜泊》

  在景区的寒山别院内,起伏的小山坡上遍植苍松翠柏。绿荫丛中,隐现出一座古色古香的方亭。该亭名松茂亭。其名不但与周边自然环境吻合,更寓意一代共产党人的万古长青。这座四角攒尖小方亭,亭顶黛瓦排列有序,飞檐翘角。红柱间,围以半墙式坐栏,可供游客坐下小憩。方亭正中,立一方诗碑。碑高235厘米,宽75厘米。碑材选用青石,底座为花岗石。碑石覆盖有机玻璃保护。此碑不同凡响,为李大钊手书的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碑。碑石上,竖式共四行,镌刻二十八字的诗句及署名。字为行草,遒劲潇洒。这方珍贵的诗碑,是枫桥景区张诗勒石的第四碑。其勒石经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佳话。
  李大钊(1889-1927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九二七年,李大钊惨遭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李大钊手书《枫桥夜泊》一诗,据考证当在1919年,其时正当而立之年。遗墨原作长134厘米,宽42.5厘米,纸本,用毛笔书写,三行行草,具姓名无钤印。书法传统功底颇深,洒脱豪放,气势磅礴。1956年,李大钊之女李星华将原作捐献给国家。现在,手迹已裱成立轴,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被列为国家文物。
  有缘千里来相会。1990年,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规划筹建"寒山别院"时,主任顾汝祥得知世存李大钊手书《枫桥夜泊》,遂前往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联系。该馆大力支持,提供了李大钊手书照片及有关证明件。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采用无级放大的方法,将文字扩至原件同样大小后精心描绘,勒石于寒山别院松茂亭。
  寒山别院临近寒山寺,与当年诗人张继夜泊处更近在咫尺。伫立于松茂亭内,瞻仰一代先贤的丰功伟绩,不由地令人浮想联翩。耳边,又传来悠扬的钟声。脚下,又传来不息的涛声。一代伟人高风亮节的丰碑,和枫桥名胜永存。

  陈云与《枫桥夜泊》

  陈云手书的张继《枫桥夜泊》诗,为张诗勒石的第七碑,也是枫桥诗碑廊的主题碑。它的勒石,是评弹界的一曲知音,书坛的一段佳话,碑林的一段传奇,景区的一段情缘。
  陈云是上海青浦人,生前一贯支持和帮助评弹艺术的发展,是评弹听众中的一名忠实知音。陈云曾担任苏州评弹学校名誉校长。对评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示。
  1986年,上海评弹团著名演员张如君、刘韵若夫妇前往北京,录制评弹开篇。陈云首长得知后,就派保卫局牟局长前来探望。张、刘二人向领导汇报了最近的评弹创作,以及有关江浙沪三地评弹名家汇演的盛况。在汇报工作中,刘韵若抱着一线希望,提出了渴求首长墨宝的要求。牟局长转告后,八十二岁的陈云不顾年事已高,不顾繁忙的公务缠身,欣然应允挥毫。刘韵若返回上海不久,就收到了陈云千里迢迢寄来的书赠条幅。手迹内容为用毛笔书写的张继《枫桥夜泊》。作品为行书体,直行共三行诗句。落款注明"书赠刘韵若"、"陈云八十二",有钤印。苍劲浑朴的风格,力透纸背。字里行间,倾注了一位共产党人热爱枫桥、关心评弹事业的深厚感情。
  枫桥,从此和一位共产党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由刘韵若谱曲、张如君演唱的《枫桥夜泊》成功地改编成评弹曲目。录音盒带转送给陈云后,受到老首长的高度称赞。受此启发和鼓舞,夜泊的"评弹小舟"又起航至苏州枫桥,尝试将传统的评弹艺术与电视联姻。1994年,张如君、刘韵若夫妇应邀前来枫桥景区拍摄《枫桥夜泊》评弹MTV。十二月的一天,夜幕深沉雨茫茫。欸乃声中,一叶小舟划出幽幽的渔火。船头上,扮演诗人张继的张如君身穿唐服,若有所思地眺望。是年除夕夜,《枫桥夜泊》评弹MTV如期播出。片子送中央电视台展播后,又荣幸获奖。
  1995年初,敬爱的陈云同志与世长辞。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枫桥人通过刘韵若,把中央首长的手迹复印件,把中央首长对枫桥执着的爱,珍藏在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珍藏在枫桥人的心中。1996年8月,枫桥陈列馆作出决策:建一座枫桥诗碑廊,将陈云手迹勒碑。如此,圆一个评弹演员的思念之梦,圆一个枫桥人的思念之梦,圆一个全国人民的思念之梦。
  勒碑,不但得到了刘韵若的同意,也得到了陈云家属的鼎力支持。不久,陈云手书的《枫桥夜泊》就勒石上墙,成为枫桥诗碑廊的一块主题碑。
  枫桥有幸结诗缘。诗缘有幸结书缘。书缘有幸结碑缘。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