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座名贤祠庙读书

姑苏晚报 20160911 B第01版

■何大明



  ▲何大明
  一所小学拥有两座名贤祠庙,很少见。我曾经在两座名贤祠庙读书,无疑是幸福的。
  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是利用大殿辟建的大礼堂。十八扇落地长窗,雕刻精美的花卉图案。每逢学校举办重大活动,神秘的落地长窗才开启。
  /姑苏叙事

  一所小学拥有两座名贤祠庙,很少见。我曾经在两座名贤祠庙读书,无疑是幸福的。1957年至1963年,我所读的一所小学,名叫“苏州市干将中心小学”。长大后我才知道:这所学校竟然和多位德高望重的名贤有关。学校地址在干将坊,巷名因纪念吴国铸剑大师干将而得。学校分为相距不远的两个校区:东校区(二院)为初小部,设在让王庙;西校区(一院)为高小部,设在言子祠。让王庙,是纪念吴国始祖泰伯和仲雍的专祠。他们因“让出王位”而南下奔吴立国。言子祠,是纪念“南方夫子”言偃的专祠,后来成为书院,历代多位名人与书院息息相关。

  快乐的时刻

  小学一至三年级,我在让王庙读书。从人民路拐进狭窄的干将坊,要经过两座雅致的“过街牌楼”,形制为石构单门双柱三楼。它们相对而立,骑跨在路面两侧,把小巷逼仄成一条深邃的时光隧道。站在牌楼下仰望顶端高耸的鱼龙脊,更有一种沧桑的敬畏感。东面的一座,题额“爱人”,西面的一座,题额“仁者”,均取自孔子的《论语》。上世纪八十年代拓宽干将路,这两座牌楼被拆除。
  1958年,适应当时“大跃进”形势的需要,学校搞教学试验,抽调二年级各班的部分“好学生”,办起一个“跃进班”,我有幸跻身其间。享受优惠待遇,平时关闭的大殿辟为上课的教室。粗壮的木柱,坚实的柱础,古朴的铺地方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大殿已移建于城东小学的楠木厅旁,重新焕发了青春。当时,大炼钢铁”需要增建“炼铁的高炉,而砌筑高炉需要一种含有陶土的耐火砖。于是,学校发动广大小学生,敲碎废弃的陶缸陶瓮陶钵,形成细小的“缸爿粒屑”,作为烧制耐火砖的特殊添加剂。记得班里有个学生交货时,大家闻到一股臊臭的尿味。原来,那个同学找不到陶钵,就把家里一只不用的“宜兴夜壶”砸碎了。哭笑不得的班主任,把尿味“缸爿粒屑”视为不合格产品而拒收。
  记得,园内有一座小亭,几块湖石,一座土假山,还有不少郁郁葱葱的古树。夏天,可以爬到树上捉“知了”。秋天,可以在草丛中捉“赚绩”。站在山顶,可以看见前方“锦帆路”上的泥墙民居。当时不可能想到,“锦帆路”的遗址,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锦帆泾”。当年,吴王夫差曾经携美人西施泛舟于此,优哉游哉。

  向往的地方

  小学四年级,我在“言子祠”读书,接受另一位先贤的洗礼。言子(公元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春秋时期吴国(今常熟)人。言子成年后,前往鲁国受业于孔子,是孔子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他对儒家学说在吴地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被后人誉为“南方夫子”。言子祠,又名言子庙、言公祠,是祭祀言子的专祠。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584年),由宰相申时行赐金营建。
  当年的读书生涯,至今仍记忆清晰。祠南面的干将河上,架设一座小桥,名“言子桥”。桥旁有一座条石河埠。祠门前原来有青石台阶,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两侧设置的一对抱鼓石,顽皮学生把它们当作石马来骑。门两侧的八字型照壁(影壁),分别题写“好好学习”和“天天向上”。伟人的谆谆教诲,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进门后,有一排辟为教师办公室的平房。平房北面为一个长方形庭院。庭院由北面的享堂,以及东西两排厢房围合而成。厢房辟为一间间教室。庭院内有一种树,俗称“金钩子树”。其名因为树上所结果实如“金钩子”而得。这种形状奇怪的果实,吃在嘴里特别甜。可惜,至今未见市面上有售。
  或许是言子离我们太远,老师向我们说起的学校名人是叶圣陶。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民国初期,他曾经在言子祠内执教。儿童文学作品《稻草人》,就是叶圣陶写的。老师借给我们的这本书,在同学之间争相传阅。当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当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是利用大殿辟建的大礼堂。十八扇落地长窗,雕刻精美的花卉图案。每逢学校举办重大活动,神秘的落地长窗才开启。开学典礼,我们在此聆听校长的教导。少先队新队员宣誓仪式、儿童节文艺表演,都在大殿举行。每年暑假前,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素雅的小学毕业证书,我保存至今。也许,受言子祠书香文化的熏陶,我们六三届毕业生考取“江苏师院附中”(当时的重点中学,即现在的十中)的学生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我们参加的各类公益活动,也在大殿开展。这些活动大部分与食品加工有关,比如“剥花生果”、“切酱瓜”、“敲西瓜子”。所谓“敲西瓜子”,就是用自制的小榔头,敲开瓜子壳取出瓜子仁,要求瓜子仁完整无损。大殿东西两侧墙壁上,嵌有六块珍贵的明清石碑,记载了有关言子祠的历史。每周星期六下午,六年级各班的少先队中队委员,轮流负责擦拭石碑。我也有幸能够参加。

  养心的书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调整学校布局,干将中心小学校撤销。1983年,年久失修的言子祠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干将路拓宽后,言子祠内的部分建筑拆除,仅剩下移建的祠门,以及作为主体建筑的大殿。2009年6月,经过市文物局专家组论证后,言子祠实施原汁原味重修。重修期间,我多次前往工地参观。
  言子祠整体布局分为东路和西路。东路为正路三进,西路为偏路二进。正路的第一进为门厅(祠门)。门厅采用考究的将军门(仪门)制式。“八字形”影壁的砖细壁面上,东侧镌刻“言子”,西侧镌刻“书院”。仪门分为前后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前部为前廊轩,顶上悬挂一对六角形宫灯。两侧门宕上方镶嵌砖额,东面题“志道”,西面题“據徳”。黑漆圆柱间,排列间隔有序的栅栏。威武庄严的将军门,设置高门槛。门上配置兽面形铜铺首。大门两侧,配置一对高浮雕抱鼓石,镌刻“三狮戏绣球”图。大门上方,悬挂一块黑底金字匾,额“言子书院”四个行书。
  穿过仪门,为一座石板庭院。庭院内,栽植桂树、铁树等花木,郁郁葱葱。庭院东西两侧,为对应的黛瓦厢房。享堂面阔三间,七界八桁。东面门宕上,额“依仁”;西面门宕上,额“游艺”。前廊柱上,悬挂一副黑底绿字对联。联曰:“文开东南惟苏多杰,道继列圣在世有缘。”配置落地长窗的享堂内,方砖铺地。棕底绿字匾上,额“游圣养心”四个篆字。东西山墙上,镶嵌的石碑用玻璃罩保护。这四块石碑名为:《重建言公祠记》、《学礼堂记》、《学道书院重修记》、《重建言子庙碑记》。如今,享堂辟为言子书院的课堂。学院定期举办国学讲座。莘莘学子云集于此,书声琅琅,领略博大精深国学的真谛。
  享堂北面,为一座狭长形的北庭院。庭院从东至西,延伸到西路。庭院内栽植花木,生机盎然。紧连庭院,是一座两层的堂楼,额“燕居”。堂楼底层朝南,辟有宽阔的走廊,摆放茶桌茶椅。人们在此品茗,可以欣赏庭院春光,品味灵璧石等摆件。西路有走廊与东路相连。西路共两进。朝南第一进平屋为硬山式,紧连东路的门厅。平屋内陈列有关言子资料。平屋北面,一座幽雅的西庭园,风景这边独好。庭园内的卵石铺地,铺出梅花等图案。翠竹、桂花、榆树等花木错落其间。湖石旁边,丛植葱郁的书带草。两座古朴的半亭,相映成趣。东北角的半亭,题额“弦歌”,为卷棚歇山式。另一座半亭在西南角,制式为攒尖顶。2015年5月,修复后的言子祠举办“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研讨会”,我也应邀参加。故地重游,喜看古建新貌,竟然忘记开会时间而迟到,留下一个甜蜜的遗憾。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