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湖底再现神秘石棍

姑苏晚报 20061113 11卷079页

■王丽娟、沈映宇

最近,石湖湖底又发现了一批奇怪的石棍。这让本报曾作过的报道《石湖湖底惊现天外来客》再掀高潮。由本市地质学者孙绳宗提出“陨石推断”,引起了市、省乃至外地地质学界的兴趣。  两根石棍应声而断  11月的一天,王来金和王家超像以前那样在地下挖掘着他们的宝贝。王来金负责用铁锨挖土,王家超则在一边用小刀进行细部的修剪工作。两人这样合作寻宝已经快三年了。记者和地质工作者孙绳宗正在一旁讨论着他们的发现。   突然,王来金激动地向我们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这里有两根很长的石棍!”孙绳宗和记者连忙跑过去,结果在一个挖开的土坑里面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两根看上去既像树枝又像石棍的东西竟然直直地立在土坑里。但是仔细看了之后,总觉得这两根东西更像石棍。因为这两根东西比较匀称,而且周围没有分枝和树节,外面呈现黄褐色。但是在石湖的粘土层里怎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石棍呢?在以前的采访中,记者已经了解到:王来金和王家超以前已经在石湖湖底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奇怪的石棍。所有发现的石棍都是尖头朝下直直地插在泥土里,王来金和王家超以前所发现的最长的有七十多厘米,而这两根看起来至少也有五十厘米。 

    孙绳宗看到两人激动的样子,连忙叮嘱他们:“不要急,慢慢挖,防止石棍断掉。”孙绳宗向记者解释道:虽然这根石棍是含铁的石头。但由于长期在湿润的粘土层中,而且又由于地下保持着一定的温度,因此它在粘土层中是非常松脆的,一不小心就会将它折断。而等它出了土层之后,就会因为散失水分并迅速氧化而变得坚固。等放了一段时间,它就会变成一根真正的石棍。 

    王来金和王家超还在向下挖,两根石棍的模样越来越清晰,直径约在2.5厘米左右。记者摸了一下,觉得石棍很硬,而且轮廓很清晰,和边上的粘土层摸上去手感完全不一样。等到第一根到头时,王家超下去摸了一下,说:“果然是个尖头。”按照孙绳宗的推断,这些石棍是陨石的熔融体,在往下自然坠落时下端就成锥形,这是流体力学的结果,下坠的过程中遇到粘土,因为湖底粘土层比较软,所以陨石熔融体冷凝在粘土层中。而在长期的过程中,有些陨石逐渐土化成粘土,而一些还没来得及土化的陨石则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棍。正在讲述的过程中,突然王家超叫了一声:“果然断了。”记者看到,王家超手中拿着的这根“石棍”竟然已经断为两截。  杭州之行震惊博士   根据孙绳宗的推断,石湖的粘土层含有大量的陨石,存在着一个带状分布。果然,在不远的一处地方,他们又发现了很多这样的陨石。随意地用铁锨挖下去,就会看到显露在地表的粘土层中有黄褐色的类似泥土样的风化物。有的形状呈棍状,有的形状呈块状,有的则是像树枝一样。孙绳宗解释说这是因为粘土的硬度不一样,因此陨石熔融体砸到粘土层上后会形成不同的形状。而且因为陨石中含铁的成分,而粘土层中是缺少空气的,因此当陨石暴露在空气中后会迅速风化成铁锈红色。果然,当石头暴露在空气中大约十分钟左右时,这些黄褐色的怪石就变成了红色。   王来金和王家超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来找的时候,有时候刚下过雨,就会有好多陨石片露出地表,捡都能捡到好多。把这些陨石片捡回家,用刷子刷干净,然后用砂皮打磨,这些原来像铁锈一样的东西就会变得像宝石一样坚硬,还焕发出美丽的光泽。但现在也发现越来越难找到了。 

    为了这批陨石,70岁的地质工作者孙绳宗付出了不小的心血。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批石湖湖底发现的奇石是什么,孙绳宗和王来金曾自费到杭州的浙江地质研究所去进行切片观察。负责切片鉴定的是该研究所的唯一的一位博士,也是北大毕业的。当他看到孙绳宗拿来的几块陨石后,先认为是树化石。后来,他在显微镜下仔细看了后,惊讶地叫起来:“这莫非是天外来客?”当他知道眼前这位老先生竟然是他母校的老前辈后,非常尊敬,也对他发现的这些奇石很感兴趣。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